教育是一场爱的接力
“李白的这首《玉阶怨》,我们从它的意象,分析出整首词的意境是幽邃、深远……”3月14日,固原二中语文老师别文玲正在全神贯注地上课,台下学生没有一个人打瞌睡,目光专注地随着别老师的思路,时而惋惜宫女的孤寂无奈,时而赞叹李白的用笔如神,一节生动丰富的语文课在快节奏中画上了句号。这是别老师的最后一堂课,但也是她返聘后的第一堂课。
退休时她还在带毕业班,因放心不下这群孩子,她早早向学校递交了申请书,“我哪能走得掉,他们需要时间来适应新老师的节奏,耽误了学习怎么办?”学校也不舍得这位从教34年、学生满意度100%的优秀教师。于是,今年3月她再次站上讲台,“语文是生活的外延,我要做一个有烟火气的老师,不仅教给他们知识,还要教会他们生活,引导他们做人。‘善良、阳光、上进、坚持’是我送给毕业班学生的八个字。”
几十年来,她对教育有着近乎执着的热爱,从粉笔年代到智慧课堂,她的语文课始终充满温度。母亲节前,她会给学生布置特殊作业:回家搂着妈妈的胳膊逛一次街,让妈妈成为整条街最幸福的“女主角”;当学生考试失利,她会绞尽脑汁地挖掘学生优点,帮助学生从心理上减压:总分成绩下降了,那单科有没有进步?排名虽然下降了,和自己上一次相比有没有进步?考试没及格,那卷面是不是整洁?别老师说,教育是一个良心活,作为老师要坚守良知,有责任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即使现在学习不好,也要鼓励他们坚持,将来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路,高考很短,人生很长。
“别老师是一位在课堂上严肃认真、在生活中幽默风趣的老师,她平时会手批我们的默写,利用休息时间给我们讲作文,也非常关注我们的心理健康,只要学习上有波动,她都会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固原二中毕业班学生李应芳说。
23年班主任,10年高三毕业班的坚守,别老师的职业生涯写满了敬业奉献。令她没想到的是,她的这种“人生教育”还带来了别样的收获。2023年,别老师收到了2017届学生魏文刚从成都发来的感谢信:“老师,我特别感谢您当年对我的鼓励,您始终不放弃我们任何一名学生。您说过,善良是做人的底色,我想从今年开始每年拿出1000元,资助一名学弟或学妹。”如今已经是一名程序员的魏文刚,仍不忘当年别老师的耐心教导。像魏文刚这样,将这份关爱接力传承的学生还有很多,他们有的时常回到母校探望别老师,有的则在生活中以其他方式照亮他人。
承担着两个毕业班的课业压力如山,别老师却总是看起来能量满满。其实,幽默风趣、健谈爱笑的她背后时常深受病痛困扰。2013年,别老师做了右肺下叶切除手术,医生告诫她一年内不能讲课,要让肺部得到充分休息,可她忧心学生的学业,“我可以落一节课,但高考不会延迟!”最后,只在家休养了两个月,别老师便匆匆赶回来给学生上课。不仅如此,她还有类风湿关节炎的老毛病,坐下起不来,起来坐不下。即便如此,她利用休息时间给学生讲作文,坚持人工二次阅卷的习惯几十年来未曾改变。
这份“放不下”,既成就了学生,也让别老师先后获得校内“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学科优胜奖”、市级“教书育人楷模”“师德标兵”“骨干教师”、自治区级“三八红旗手”等多项荣誉。她用行动证明,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一场接力。(见习记者:姚亚婷 潘 辉 记者:崔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