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第五轮驻村帮扶工作开展以来,我市聚焦“四个突出”,推动全市808名驻村第一书记、1361名工作队员“驻村”更“助村”,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注入了强劲动能。
突出精准选派,队伍质量不断提升。按照“三好两强”标准,根据派出单位职能资源、干部专业特长等“因村派人”,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自治区司法厅选派到原州区三营镇安和村任第一书记的杨连碧积极协调资金80多万元,为村上打造法治公园、法治文化长廊、法治信息服务平台,调解村级矛盾纠纷30余起,化解率100%。市文广局、新闻传媒中心、审批局等单位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全力助推杨家店、单南、任河等红色美丽村庄建设,打造乡村振兴样板村。突出激励保障,干事热情不断激发。通过“区上抓示范、市级抓重点、县区抓兜底”的方式,全覆盖轮训驻村干部16期3394人次。坚持同等条件“四个优先”,18名干部的驻村日记在《光明日报》刊发,40个派出单位和128名优秀干部被自治区通报表扬,48名驻村干部被提拔使用或晋升职级,33名优秀驻村第一书记挂职任乡镇党委副书记。隆德县创新建立“三级书记”进党校“四讲”机制,先后组织10名第一书记讲业务、讲政策、讲方法、讲经验,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西吉县每年投入1300余万元保障驻村干部各项补贴,每半年对驻村干部生活和工作环境安全状况进行排查,确保驻村干部安心履职。突出从严管理,工作责任不断压实。坚持管在经常、严在日常,将驻村帮扶工作成效纳入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和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泾源县细化《驻村干部管理考核办法》,以规范考核促进作用发挥。彭阳县创新实施“网格+”管理模式,建立42个一级、二级网格,开展驻村干部亮身份、亮承诺、亮行动、亮服务、亮成效“五亮”活动,督促发挥带头作用。
突出履职尽责,帮扶作用不断发挥。聚焦“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四项职责积极履职尽责,推动全市83.5%的村创建为党建工作示范村,13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得到有效整顿;累计协调争取落地项目816个,落实帮扶资金2.33亿元;排查化解矛盾纠纷420余起,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500余件。自治区农业农村厅选派到隆德县联财镇太联村驻村任第一书记的张建林带领村干部多方联系,将8名流动党员组织关系转到其工作单位和固定住所所在地党组织,让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中国建材集团选派泾源县大湾乡杨岭村驻村工作队争取帮扶资金700余万元,新建杨岭研学实践基地生态馆及附属配套设施,助力杨岭村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记者:赵 静 白健业 袁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