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记者走进被当地人称为最“苦窖”的地方——西吉县红耀乡小岔沟村。村民宋兆平的小院里,老伴打算给孙子洗几件衣服,打开太阳能热水器,水龙头淌出热乎乎的水流。除了一畦绿油油的新韭,院子里依次排开的三口井最醒目,第一口是水窖,第二口是自来水阀井,靠近门口的第三口是水表井,平平无奇的设施是宋兆平从“没水喝”的生活到实现“有水喝”“喝好水”的生动证明。
“我们现在吃的自来水,香甜绵软,比窖水好多了。用水和城里人一样,没有区别。”宋兆平自豪地一边对记者说,一边拿起手机打开“我的宁夏”政务App,展示线上缴费功能。去年9月,他一次性充值200元。
“老哥,水费余额要是不足10元了,系统会自动给你发短信提醒;你还能在手机上报修,信息直达我们数字供水系统……”宁夏六盘山水务有限公司西吉分公司副经理马晓东手把手教宋兆平解锁“云上”供水服务新技能。
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这是宁夏开展“互联网+城乡供水”示范省(区)建设的成果之一。如今,宁夏340万和宋兆平一样的农村居民全部喝上优质放心水。
在宁夏,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一直是自治区党委、政府牵挂的重要民生任务。宁夏全力推进大水源、大水厂、大水网建设,通过北扬黄河水、南引泾河水,接通“大水源”、连通供水网,相继实施了银川都市圈城乡东线、西线供水工程和清水河流域城乡供水工程、中卫市城乡供水工程等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初步形成“6+2”骨干水源工程总体布局。尤其是2016年,随着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连通工程建成通水,113万西海固农村居民实现从“喝水难”到“有水喝”的巨变。
农村供水“最后100米”也是群众抵达饮水幸福的“最后100米”。2016年,宁夏以彭阳县为试点开展农村供水数字化改革和系统治理,探索出农村供水“彭阳模式”,让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到均等、可及的供水服务,探索出了一条农村供水产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教科书式经验《宁夏“互联网+城乡供水”探索与实践》出版发行,不仅为全国打造了样板,更为世界农村供水分享了中国智慧和宁夏方案。
2020年,在水利部支持下,宁夏在全国率先开展“互联网+城乡供水”示范省(区)建设,不断优化现代水网建设布局,着力构建数字供水领先模式,持续推动城乡供水规模化发展、数字化赋能、标准化建设,打造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均等服务、全民受益的城乡供水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目前,工艺先进、高标准建设的154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遍布全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7%,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达91%,城乡供水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在“互联网+城乡供水”项目先行先试的固原市,62个乡镇、795个行政村实现村村通水,自来水普及率稳定在98%以上,水质全部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农民群众足不出户便可通过手机微信扫码缴费、查看用水信息、申请停用水,吃放心水、交明白费,实现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监管、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