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回应连续核酸筛查:尽早动态发现阳性感染者
为什么要高频次重复“抗原+核酸”组合筛查?4月25日上午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第164场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主任胡晓波对此作了解答。
胡晓波说,核酸检测主要用于判读个体是否感染新冠病毒,是一种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一直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作为诊断标准。
目前的核酸检测方法主要是将样本中的病毒RNA提取出来,再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将病毒基因序列扩增,这种方法灵敏度和特异性都很高。如果核酸检测从采样、转运、核收、检测、结果判读和报告各个环节都能准确无误,理想状态下核酸检测准确率可以达到非常高的水平。
但核酸检测的准确率也受到有关因素的影响,例如标本取材时受检者配合情况、样本存放的温度和时间、检测过程的规范性等等。为了保证核酸检测结果的准确,实验室会采取多种措施,例如通过设置内标来确认采样是否合格,通过室内质控来进行监控等。
上海市从4月22日起开展社会面清零攻坚九大行动,其中检测筛查行动采取了“抗原+核酸”组合筛查模式。抗原检测相对于核酸检测来讲,具有速度快、操作方便的特点,可用于居家自测,但其检测的敏感性比核酸检测要低,这是因为核酸检测是一个指数扩增的过程,通过适当放大病毒片段的浓度,让病毒更容易被发现。
胡晓波说,“所以,如果一个人还在感染的初期,相关体征也未显现出来,这时抗原检测可能为阴性,就需要核酸检测来确认。抗原检测的准确性,还取决于个人操作的规范性。抗原检测不能代替核酸检测。”
胡晓波说,近期的连续筛查主要出于这样的考虑,从新冠病毒感染的病程来看,存在一定的潜伏期,同时,不同的个体差异,病毒载量也不同。当社区完成一轮核酸筛查之后,通常那些病毒载量较高的感染者能被筛查出来,但也有部分病毒载量较低的感染者,会呈现核酸阴性结果。“因此,需要通过连续多次的核酸筛查,尽早动态发现阳性感染者,尽快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
相关新闻
-
我市将推出“五堂精品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5-05-10] -
多部门联动开展地震及次生灾害应急救援实战演练
[2025-05-10] -
我市家政服务业年经济效益超千万元
[2025-05-10] -
我市着力打造全国马铃薯“三大基地”
[2025-05-07] -
从产地到餐桌
[2025-05-07] -
“五一”假期我市开展多类促销活动30余场点燃消费热潮
[2025-05-07] -
市市场监管局原州区分局开展“民用三表”集中整治
[2025-05-06] -
这山这水这青春——宁夏青年追梦者群像
[2025-05-04] -
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 | 深根厚土,拔节抽穗桑梓地——西海固乡村振兴路径调查之四
[2025-05-03] -
综合施策稳增长 全力攻坚补缺口 宁夏做强优势特色产业
[2025-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