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大地春风暖。走在隆德县好水乡永丰村的山间,旋耕机正在翻地、施肥。“趁着墒情要铺地膜,铺膜也是机械化。村里已经有一半的高标准农田铺好膜准备下种了。”永丰村党支部书记任金龙指着附近几个山坡说。
隆德县共建成高标准旱作农田37.64万亩,占全县旱作耕地总面积的86%。项目区田间道路通达率达到100%,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宜机化程度得到显著提高。今年计划建设的7个高标准农田项目,4个已全面开工建设。
隆德县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山水田林湖草综合治理协调推进,通过土地平整、土壤改良与培肥、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等综合措施提高农田质量,完善田间基础设施,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发挥生产、生态、景观的综合功能。同时,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县域主导产业相结合,按照产业发展需求,因地制宜,示范推广大型作业机械、覆膜等关键技术,并将地力贫瘠、基础条件较差的撂荒耕地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
好水乡地处六盘山西麓,耕地3.4万亩,超过60%为山坡地。没有建高标准农田时,因为山地不好耕种,人工耕种费用高、效率低,出现了不少撂荒地。去年4月,好水乡建成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2.1万亩,实施了田间路硬化和农田防护与生态保护工程,建设砂砾石田间路近20公里,种植旱柳4000多株。“把小块地整合成大块地,道路拓宽了,村民种植积极性也高了。村里今年购置了大型农机具,不仅方便了村民,还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任金龙说。2019年以来,隆德县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复耕撂荒地1.9万亩,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种植、当年见效”。
为发挥好高标准农田建成效益,让农户切实享受政策“红利”,好水乡因地制宜,及时种植马铃薯和青贮玉米,在干旱气候条件下实现丰收,促进土壤熟化。今年,又适时引导农户和土地承包经营者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推广特色种植和种养一体化模式,计划种植1.4万亩青贮玉米和籽粒玉米、6000亩马铃薯、1000亩小杂粮,将以前在川地种植的玉米、马铃薯等全部在坡地种植,在川地发展设施农业,实现土地提质增效,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
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力推动了全县草蓄、中药材、清凉蔬菜、马铃薯四大主导产业持续快速发展,走出了一条修梯田、调结构、兴产业、促增收的发展路子。在打破地域界限、改善生产条件、推行机械化耕作的基础上,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和产业园区建设,建立了龙头企业带产业进村、经营主体带农民进社、种植农户带土地进园“三带三进”产业发展模式,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转变了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如今,在隆德县乡间,田间道路相通、田边绿树成荫,大型农机具穿梭在层层梯田间,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记者:王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