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后”与“60后”的双向奔赴
彩纸翻飞,剪刀轻舞。在泾源县泾河源镇中心小学的课后服务课堂上,61岁的自治区级非遗剪纸项目传承人于福琴,用亲切的乡音,引导一双双稚嫩的小手,勾勒、裁剪……一只栩栩如生的纸蝴蝶便在孩子们惊喜的目光中翩然起舞。这神奇的技艺,让普通课堂趣味横生,孩子们更加期待于老师带领他们创作出新的作品。
这份热爱与期待是双向的。对于福琴来说,每周踏入校园的时刻,同样是圆梦之旅。看着眼前这些充满好奇与灵气的孩子,她仿佛看到了当初痴迷剪纸的自己,那个在8岁时便能把观察到的牛羊、荷花信手剪出精巧模样的自己。初中时,于福琴因故辍学,被迫放弃学业,这成为她一生的遗憾。谈及当时情境,于福琴眼中泪光闪烁。所幸,剪纸这门爱好始终是她困顿岁月里的温暖慰藉,每逢年节,她还能靠这门手艺挨家挨户地剪窗花,贴补家用。
于福琴教授学生绘制轮廓
生活磨砺淬炼了她的一双巧手,于福琴的技艺日臻精湛,声名远播。2013年,她被评定为自治区级非遗剪纸项目传承人。这份沉甸甸的荣誉,让她深感责任重大。“剪纸不仅是爱好,更是需要薪火相传的文化血脉。”于福琴说。
然而,传承之路并非坦途。于福琴曾收儿媳和邻里为徒,期望技艺得以延续,但徒弟们普遍困于生活的重担和有限的空闲时间,学习总是断断续续,难以为继。正当她为传承忧虑之际,2016年,泾河源镇中心小学开展的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为她打开了新的思路。孩子们对剪纸展现出的浓厚兴趣远超于福琴的预期,学校随即正式聘她为美术教师,专职教授剪纸。
年逾半百重返校园讲台,于福琴倍感珍惜与幸运。几年间,她赴南京等多地培训,自身理论素养不断精进。课堂上,她结合学生特点,耐心地分阶段传授:从最基础的剪纸元素入手,再到各种剪纸手法,循序渐进。通过她的巧妙引导,不仅让越来越多的孩子认识了这门古老艺术,更让他们深深爱上了它。
于福琴在讲台上一站,便是近十年光阴。她对学校和学生倾注了深厚的感情,这份情愫也流淌在她的作品中。一幅耗时数月、长达一米多的剪纸作品,将泾河源镇中心小学的样貌全景呈现,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凝聚着她的心血。剪纸教室里,更是挂满了她与学生们共创的佳作:巍峨的六盘山、灵动的飞鸟走兽、惟妙惟肖的人物肖像……她把生活剪进了彩纸,更用剪纸教会孩子们要热爱生活、热爱脚下这片土地和它孕育的非遗文化。
有了彩纸、剪刀的相伴,于福琴年少的梦想在孩子们的眼中不断被点亮,濒临断裂的传承之链在校园里找到了最坚实的接续点。十年讲台路,剪出的是栩栩如生的图案,剪不断的是浓浓师生情与文化传承的希望。(记者:兰婷婷)
相关新闻
-
泾源县开展易燃易爆场所消防安全检查
[2025-08-26] -
小香菇撑起共富梦
[2025-08-26] -
彭阳沟口供销社特色种植助农增收
[2025-08-26] -
隆德县治理高额彩礼见成效
[2025-08-25] -
原州区“伙伴计划”示范项目圆满结项
[2025-08-25] -
看这冷凉蔬菜对隆德县帮助有多大:每年有5200余人在多个千亩级标准化蔬菜基地务工,人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
[2025-08-25] -
宁夏西吉:优质芹菜迎丰收
[2025-08-24] -
136名青年结对帮扶113户老人 隆德“山海同行·金晖助老”志愿服务温暖启动
[2025-08-23] -
古雁街道劳务移民专场会助力“家门口”就业
[2025-08-23] -
中河乡联合爱心企业捐资助学
[2025-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