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熟知的有口口相传、文字记录、文物传播。其实树木也可传播和见证一段历史,虽然它不能开口说话,却在不知不觉间担负了这样的历史重任。
“红军树”默默立于风中,用无声的语言,诉说着历史和变迁。
壬寅年初春,再次走进西吉县将台堡镇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春阳苏暖,淑气萌发,松柏转翠,一派肃穆庄严。透过稀疏树枝,一口悬于高台之上的大钟忽入眼眸,格外注目。
纪念园服务中心主任张玉忠介绍,这是钟楼,上面悬挂一口高2米,直径1.6米的大钟。台阶被几个挡板遮着,此处被保护起来了,属于闲人免进之地。征得张主任同意,于是斜着身子,亦步亦趋沿木梯而上。
到钟楼后,大钟显得比第一眼看见时大很多,高处的风吹过脸颊,有几分寒气,眼前是纪念园城墙上一面面红旗,在蓝天下猎猎翻卷,与远处群山上皑皑白雪遥相呼应。迫不及待地试着撞了几下钟,钟声宏厚,回音悠远,似有从远古时代慢慢传过来的嗡嗡声在心底回荡,“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诗句涌上心头,只是此刻不是夜半,更无渔火。
随之被与大钟毗邻而居的一棵古榆树深深吸引。
榆树长在钟楼的塔台上,主杆在钟楼墙内,两枝合抱在一起的枝干延伸于钟楼墙外,是整个纪念园内最高的地方。
站在榆树旁边,俯瞰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四周,正前方的纪念牌顶犹如一枚厚重的方印,端庄地坐在广场之上。广场以开阔的胸襟,迎接四面八方来客。纪念园则如沐浴在榆树怀抱里的一个大圆,镶嵌在纪念园中心、由“1936.10.22”阴阳文组成的四道红色飘带,透过树缝,清晰地收入眼底,像从历史深处一路穿行而来的岁月记忆,时时提醒来到这里祭奠和拜谒的人们,这个日子的价值和内涵。左边是整齐宽敞的住户,将台堡村民有做生意的传统,日子过得较为殷实,是固原市脱贫前就富起来的为数不多的村镇之一,境内大型马铃薯交易市场每天交易量相当活跃,带动周边群众共同富裕。右边是将台中学,青砖黛瓦围墙上嵌着几排五角星,墙脊被五星红旗妆饰得格外醒目。
唯独这棵榆树,默默地立于风中,不言不语,像一位饱经世事的长者,遍历百年沧桑和岁月风云变幻,依然昂首挺胸,精神抖擞,雄浑刚劲。当年,它曾见证了红军长征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壮阔场面。因此,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红军树”。
将台堡原名西瓦亭,位于固原市西吉县城20公里处的葫芦河东岸,始建于战国秦昭襄王时期,汉、唐、宋、元、明、清等朝代均经修扩,为宁南腹地、葫芦河流域、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军事要塞和商贸集散地,因民间传说穆桂英曾在这里筑台点将、统兵抗敌,秦腔《穆柯寨》戏文中也有“离了将台上战马”的唱词,将台堡由此而得名。
当年,这棵树曾见证了红军长征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壮阔场面
那是一段硝烟弥漫的岁月,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之后,为了保存革命实力,被迫北上,开始战略转移。1934年10月上旬,中央红军8万余人从福建长汀、江西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开始战略转移,在连续突破国民党军设置的前三道封锁线,在湘江渡口和敌人血战五个昼夜以后,最终突破了这道封锁线,彻底粉碎了蒋介石要把红军消灭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但是为此中央红军也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由长征开始时的8.6万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
湘江战役后,党和红军面临着生死抉择。1934年12月12日,中央领导人召开通道会议。12月18日,中央政治局召开黎平会议。以及12月31日,猴场会议的召开,解决了党和红军要往哪里走、跟谁走的问题。放弃远征战略转移,北上同红二、六军团会合,建立根据地的战略方向,转向敌人军事力量薄弱的贵州西进。1935年1月,中央红军攻占遵义,在这里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此次会议上,取消了博古、李德等人的军事指挥权,确定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随后,中央红军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一路翻过雪山,爬过草地,激战天险腊子口,在哈达铺进行了改编,一路北上,抵达陕北吴起镇,随后南下策应红二、四方面军北上,于1936年10月9日在甘肃会宁与红四方面军会师,1936年10月22日与贺龙、任弼时、刘伯承等领导的红一方面军主力在将台堡胜利会师。完成了以会宁、将台堡等地范围内的红军长征三大主力胜利会师,至此结束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参加会师的有红二方面军陈伯钧(红六军团军团长)、王震(红六军团政委)、李达(红六军团参谋长)、甘泗淇(红二军团政治部主任)等;红一方面军的杨得志(红二师师长)、肖华(红二师政委)等,参加会师的红军部队和当地群众近1.5万人。他们在将台堡东侧广场举行了规模盛大的庆祝联欢会。10月24日,时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的邓小平在将台堡向红二方面军营以上干部传达了瓦窑堡会议精神和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红军长征三大主力在将台堡胜利会师,静静伫立在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钟楼旁边的“红军树”就是见证者。
1996年10月,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二、四方面军会师60周年的时候,在西吉县将台堡修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将台堡会师纪念碑,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题写碑名: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将台堡会师纪念碑。碑名被镌刻在雕有3尊红军头像、象征着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巨型花岗岩纪念碑正面,纪念碑背面是西吉县委、县政府撰写的碑文。碑高26.06米,碑身下部由代表中国革命胜利的8组浮雕组成。
随着纪念碑的落成,前来参观、祭奠、拜谒的人络绎不绝。尤其是当年会师时红军的部分后代,不顾年长体衰,不计路途遥远,来到父辈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亲眼看到这里的山山水水,在告慰父辈的同时,也深谢这块土地上人们的厚道和为革命作出的贡献。
纪念牌建成的当年,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三军会师纪念馆也相继动土建设。在建设三军会师纪念馆时,西吉县委专门订制了一口大钟,建成简易钟楼,旨在启示后人:警钟长鸣,不忘初心。钟楼建成后,钟楼旁边的“红军树”就被保护起来。如今,前来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参观的人们,他们除了拜谒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将台堡会师纪念碑、观看三军会师纪念馆等外,还要看看这棵“红军树”。(作者:何晓晴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