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志愿服务温暖人心,榜样力量引领风尚……时下,漫步六盘大地,文明和谐的景象遍布城乡巷陌,文明犹如一粒种子,生长在固原群众的心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文明犹如火把,带给人们光明、温暖和希望。
一座城市的发展进步,离不开文明之风的滋养。近年来,我市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以城乡文明新风抚润群众心底、构筑精神家园,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
汲取精神力量 汇聚发展动能
精神文明,蕴含着推动城市发展的强大力量。行走在固原市区,小区、商场、公园等地,一幅幅“讲文明树新风”的公益广告随处可见,产生着润物无声的效果。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我市不断加大城乡各类文化宣传阵地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每年夏季,隆德县城关镇杨家店村便会热闹非凡。游客从全国各地驱车至此,铺纸挥毫、品茶赏景、露营烧烤、避暑纳凉。杨家店村坐落在六盘山脚下,东接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西邻千年笼竿城,312国道穿村而过,交通便利。今年7月,杨家店打造的红军村集市开集,进一步依托隆德县红色资源优势,通过以“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融合发展模式,增强了村集体经济实力,提高了村民收入。
扬帆远航,方向至关重要。像杨家店一样,我市充分利用各类红色文化资源,在潜移默化中推动红色革命精神根植心中、融入灵魂。同时,深入开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大学习、大讨论、大宣传、大实践”活动,组建“第一书记”“五老一新”等8支基层宣讲队,创新“乡村大喇叭”“炕头会”等基层宣讲载体,开展各类主题宣讲,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汇聚出乡村振兴发展新动能。
榜样引领当先锋 崇德向善文明扬
“移风易俗要简便,日子过得是蜜罐罐,红白喜事不要大操办,不能浪费要节俭……”彭阳县小岔乡吊岔村村民刘志科,以小岔乡群众移风易俗故事为题材创作的《移风易俗》快板,深受群众喜爱。
今年,小岔村村民慕占海出嫁女儿,彩礼要了5万元,女儿出嫁时又全部作为陪嫁,为全乡树起了典范。慕占海说:“党和政府倡导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女儿结婚时没有大操大办,省了繁琐程序,少了奔波劳累,却不失热闹喜庆,还让女儿婚后生活没有过重的经济负担。”
一个榜样就是一面旗帜。我市深入开展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举办全市“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诵读大赛,创排《言彩礼》《三个媳妇》等文艺作品并开展巡演,倡导宣传移风易俗,移风易俗群众满意度第三方测评成绩由2020年全区五市最后一名提升到2022年度第一名。同时,探索建立市县乡三级联动、行业系统广泛覆盖、全媒体协同推荐的先进典型挖掘、培育、宣传、选树机制,涌现出郭彩丽、蒙旺平等一批家喻户晓的榜样标杆。制定《固原市道德模范荣誉称号管理暂行办法》《固原市礼遇帮扶道德模范实施办法》,开展“德润六盘·道德模范在身边”巡讲、“走进新时代·榜样的力量——六盘儿女风采”模范人物事迹展播等活动,让每一位榜样形成的“小气场”汇聚成固原好人之城的“大气候”。
文明实践花绽放 志愿服务点心灯
“您好,请等绿灯亮时再通过。”“您好,骑乘电动车请佩戴好安全头盔。”在固原街头,总能看到许多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手拿小红旗的志愿者,他们在市区主要路口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引导市民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据统计,通过实施志愿服务“十百千万”培优工程,我市志愿者注册人数由2021年的5万余人增至23.6万余人、占常住人口的20.5%,注册志愿服务队伍1680支、服务时长超过120万小时,涌现出“银丝线”“石榴花开”“妈妈邦”等一批特色志愿服务项目。
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我市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任务,坚持全域推进、全面深化、全民实践,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热在基层、强在基层。
“快走,去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看电影。”10月中旬,隆德县城关镇红崖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片欢声笑语,老人、小孩纷纷前去看电影。隆德县借助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文化阵地,将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由“流动”转向“固定”,由“室外”转向“室内”,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6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86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挂牌了4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六盘山红色书院典型做法入选中央文明办“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方法100例。提及作用发挥,隆德县凤岭乡李士村党支部书记齐永新感慨道,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建设及近几年的宣传引导,村民能够自觉参与村里的集体活动,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精神力量。
多措并举齐发力 城乡治理出实效
在泾源县兴盛乡新旗村,文明实践积分制成了撬动群众积极参与乡村治理的“杠杆”,爱心超市负责人于彩红对此称赞不已。于彩红说,前几年,为引导村民积极改善乡村环境,村里探索实行以捡拾垃圾获取积分兑换物品的积分制,积分内容拓展到村规民约,乡风民风有了很大改善。
如今,积分制越用越活。我市把乡村振兴纳入管理范围,通过党组织推动、党员示范带动、奖罚驱动、村民联动,逐步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目前,我市建成390个爱心超市,参与积分农户6.67万户,实施的文明实践积分制被中宣部列入2020年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案例,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向全国推荐的第二批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文明创建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近年来,我市坚持把文明创建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持续推进文明出行、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习俗、文明上网行动,实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百乡千村万户”行动,做细做实城市清洁、交通畅行、文明餐桌治理、“卫生厕所”品质提升等“细胞工程”,开展“千人万场”家庭安全素养提升教育培训等活动,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进步和变化,让群众共建精神家园、共树文明风尚、共享发展成果。
此外,我市积极开展“文明素养提升行动”,组织开展巩固提升自治区文明城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十大专项行动”,创新“文明创建进小区·协同共建解难题”“电动车挂牌进小区”“我固原·我文明·我监督”等活动,以实干实绩不断垒筑文明新高度。截至目前,全市创建1个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4个自治区文明城市,1132个县级以上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精神文明不断擦亮固原群众幸福生活底色。(记者:余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