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有些事总得有人去做。”10月27日,提及不久前登顶世界第八高峰的经历,海宁语气平和,并没有用“自我突破”“挑战”“壮举”等词。这一在普通人眼里挑战极限的壮举,似乎已成为他习以为常的事。
9月22日,来自固原市原州区三营镇的海宁成功登顶世界第八高峰——马纳斯鲁峰。
坐落于尼泊尔境内的马纳斯鲁峰海拔8163米,属于喜马拉雅山脉。马纳斯鲁峰山脊修长众多,冰川纵横密布,异常险峻,随处可见悬崖峭壁,中间还分布着巨大的波谷冰川,每年4到5月或9到10月,都会吸引不少登山爱好者前来挑战。
9月17日11时许,在经过一系列适应性训练和精心筹备之后,海宁和其他8位中国队员组成的民间登山队从大本营出发。
9月19日,海宁和队员到达2号营地,刚从小坡上来就遇到巨大雪坑。摆在大家眼前的有两条路,海宁和队友们选择了右边的小道。令大家后怕的是,左边的路突发小型雪崩。“如果当初选了左边的路,不知道后果是什么。”回忆起当天情形,海宁仍心有余悸。
9月22日凌晨2时,大家冒着严寒,穿着冰爪,跨越冰裂缝,穿过巨大的雪崩区,攀爬漫长的雪坡和陡峭的冰壁,向着马纳斯鲁峰主峰前进。
由于通向马纳斯鲁峰主峰的岩体覆盖积雪,陡峭危险,登山者通常只要登上主峰之下的“前峰”,便可视为成功登顶。“前峰和主峰垂直高度只差20多米,但需要从前一座山绕到后一座山上,全程需要3个小时左右。”勇于挑战的海宁并不满足于登上前峰。
面对强烈的高原反应、刺骨的寒风,以及攀登过程中的各种突发状况,海宁经受住了体力和意志力的极大挑战,并在早晨8时成功登顶主峰。
攀登马纳斯鲁峰是一项既艰巨又刺激的挑战。海拔3000米以上,氧气含量越稀薄,气压也更低,攀登者不仅需要携带充足的氧气,还需要有强健的体魄,更需要心智的坚定。令人敬畏的是,海宁全程几乎没有借助辅助氧气。
强健的体魄,来源于日常积累。今年35岁的海宁热爱户外运动,坚持跑步十余年,并多次参加全程马拉松比赛。登山前,为了模拟登山时的环境,海宁每天负重30多斤,在高33层的楼上连续爬七八趟。每天运动一个小时以上,已经成为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谈及第一次登山的缘由,海宁用“偶遇”形容。喜欢运动的他无意间看到一部关于登山的纪录片,深受触动,“登山属于勇敢者的游戏”,心动不已的他萌生了试一试的想法,随后便喜欢上了登山这项运动。
从初登5396米的哈巴雪山,到海拔6178米的玉珠峰、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再到8163米的马纳斯鲁峰,每座高峰变成他不断挑战自我的里程碑。2022年,海宁成为国家一级登山运动员,实现了从爱好者到实践者再到运动员的完美演绎。
“8000米以上真的是人类禁区,时机、天气、运气、体力,一样都不能少。”海宁说,上山过程中,近乎垂直路段的横切和攀爬,考验的不仅是个人体力、臂力,更需要团队合作共同完成。无论是高峰还是矮峰,每次上山前自己都会做好综合考量,做足心理准备,努力提高自己的抗风险能力。
“登顶的那一刻,虽然整个人体力耗费到了极致,但大脑清醒又兴奋。”海宁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惊叹。“登顶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活着很美好,在自然和生命面前,什么都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