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壮卫
小山村坐落在大山深处,这里是中医针灸鼻祖皇甫谧的故里,因而得名皇甫村。
夏日的山野,放眼望去百草葳蕤。一场透雨过后,山梁上、河谷里的玉米又长高了,仿佛听到哔哔叭叭的拔节声。在遥远的记忆深处,这里该是小麦、燕麦、荞麦、洋芋、糜谷杂间五彩斑斓的世界,而不是满目的青纱帐。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青贮饲草香,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悄然改变了农村,玉米成为富农兴农的主力,种植结构的变化又助推了传统养牛业的兴盛。
全村数百户人家,依山傍水分布在南北两山的山脚下。看不见柴草垛、晒粪场,听不到鸡鸣犬吠声,房前屋后栽满了茄子、西红柿、青椒,洁净的村巷通向村子的角角落落,WiFi、太阳能进入了寻常百姓家,随处可见停放的小汽车。快到饭点了,同行的马支书向着天空环指一圈,幽默地问道,你看见袅袅炊烟了吗?没有、没有,我连声回答。他感触颇深地说,现在村民有的用上了“电炊”,有的用上了液化气,家家都是半桶油、半袋米、半袋面,和城里人一个样。
一位面容清矍的老人走出大门,满脸笑容,远远地伸出好客的大手。跟着老人走进院子,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的大平房,姹紫嫣红的月季花,偌大的院子里不见一丁点杂物。顺着指引,老人兴致勃勃地带我们参观了自家养殖场。铲车、收割机、皮卡车、粉碎机等十余台车辆整整齐齐摆放在场区一角,数十头体格壮硕的夏洛莱肉牛或立或卧、或饲或饮。好一个因牛而富的小康之家。闲谈间,老人给我们娓娓诉说着往昔的艰难岁月,感触今天的变化。
村中央建有一座廊式凉亭,名曰“石榴亭”。这个小山村,满山遍野的红梅杏,不曾有一棵石榴树啊!为何取名“石榴亭”?临近一看,亭内挂有一幅木雕牌匾,“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顿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这个小山村已深入人心。我们都是民族大家庭的一分子,谁也离不开谁,为了美好生活,在相互了解、欣赏、尊重、学习、包容、帮助中共同前行。
夜风褪去了午后的燥热,广场上热闹起来,孩子们的追逐声、嬉闹声此起彼伏。夜幕下,路灯亮了,虽然没有城市的绚丽多彩,却也平添几分难得的宁静祥和。回想过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通讯靠吼、治安靠狗的年代,眼前一幕幕、一桩桩和谐美景,恍若隔世。
一条大路通向山外,两旁古柳参天,粗糙皴裂的老树皮铭记着历史的厚重。解放宁夏的第一支人民军队从这里走过,解放宁夏的第一场战斗在这里打响,他们为了初心浴血冲锋;乡村振兴路上,我们为了新的使命扎根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