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吉县兴隆镇单家集活畜交易市场辐射面广,是周边乃至西北最大的村级活畜交易市场。每个集日肉牛交易量1200头左右,年交易肉牛约20万头,交易额近40亿元。单北、单南两个村凭借着市场的优势,除了发展传统的种植养殖产业,村里的餐饮、住宿、货运、农资销售风生水起,产业链不断拉长——
10月30日清晨5时刚过,西吉县兴隆镇单南村的单家集活畜交易市场便热闹起来了。在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同时,这里的村民也在货车的隆隆声、肉牛的哞哞声中迎来了又一个集日。
单家集位于宁夏与甘肃交界处的兴隆镇,由单北、单南两个村组成,自古以来商贾云集、生意兴隆,是有名的“旱码头”。单家集的牛羊交易非常活跃,生意遍布全国各地。
单南村全貌
单家集活畜交易市场建成于1992年,当时占地面积只有3亩多,牛羊交易仅限于本地,每个集日成交百余头牛。后来,随着养牛产业的不断发展,对市场的需求变大了。2002年,搬迁至现在的单南村,占地面积75亩,成了周边乃至西北最大的村级活畜交易市场。目前,市场年交易肉牛约20万头,交易额近40亿元。
市场的优势给单北、单南两个村带来了发展机遇,产业链不断延伸,不仅传统的种植养殖产业基础强、规模大,村里的餐饮、住宿、货运、农资销售等产业发展势头也很强劲,市场带来的连锁反应让村民尝到了甜头。
这里的村民大多有多重“身份”,或是餐馆老板,或是贩牛养牛大户,或是市场上的经纪人,还有衍生出来的拉牛人、装车工……每一个人都在忙碌,他们的故事让人心潮澎湃。
单梦林是活畜交易市场上的常客,也是单北村的贩牛养牛大户,每逢集日,都要在市场上选购一批牛,装车运出。他的客户除了周边市县,大都在山东、陕西、广东、湖南等地。“明天装48头牛,18头公牛,剩余的装母牛,对吧?”单梦林每天都会接到客户电话,他把客户的需求一一记下来,再做好检疫申报,最后安全地将牛送达。
通过手机二维码支付购牛款项
2014年,单梦林将第一车牛运往广东潮汕地区,打开了牛的销路,自此这个市场就成了他致富的“宝地”。每个集日购进的牛,都会被他暂时安置在养殖场里,统一出售,目前牛存栏近300头。“没有这个市场,就没有我今天的发展规模,现在一个月15个集日,我大致能出售800多头牛。”单梦林一边在养殖大棚里喂牛,一边介绍,“这个市场不仅给像我一样的贩牛、养牛户带来了机遇,更带动了运输的发展。我的牛每次往出运,都是妹夫张红‘掌舵’,特别放心。”单梦林的妹夫张红虽然不养牛、不贩牛,但仅凭运输这一项,每年就收入超20万元。而像张红一样的人在这里并不在少数。
往市场里边走一走,交易员单志虎正在为客户和卖方评牛价,今天的客户是湖南人孙宪武,这是他今年第四次来单家集活畜交易市场买牛。他对这里的牛评价很高:质量好、生病少,养殖户喜欢。“这头牛还是比较壮实的,你可以考虑一下。”单志虎说。
“我觉得不是很好,没有达到预期。”孙宪武看了看,摇摇头,还是决定放弃。
一单没有交易成功,单志虎并没有沮丧,“我们就是个中间人,评牛的时候价格讲得公道,既不向着客户,也不向着卖家,能促成交易最好,更重要的是做到公平,讲诚信。”
交易员评牛打价
单志虎在市场上当交易员,算是走了“回头路”。早在十多年前单志虎就当过交易员,当时看到身边的人跑运输挣了钱,他也眼热,就贷款买了一辆二手货车跑起了运输,结果不但没有挣到钱,反倒亏了几十万。家里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加上四个孩子要上学,他就只能干回老本行。
装车工将客户购买的肉牛装车
村上知道单志虎的情况后,2014年将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政策帮扶,让他一边发展养殖业,一边在市场上谋出路。单志虎看到了机遇,将自家的几间房子腾出来,开起了宾馆,“外地客商来到村上买牛,一天回不去,总得有个歇脚的地方。刚开始住宿条件虽然简陋,但效果不错。”单志虎回忆说。慢慢地,单志虎凭借良好的信誉,宾馆有了起色,交易员的收入也提高了,客户也稳定了,一个月收入一万元左右。2018年,他重新修建了房子,装修了宾馆,20间客房一直客满,仅住宿一项一年纯收入就有10万元左右。现在他不仅自己富了,还带动了不少乡亲。
像单梦林、单志虎一样通过产业配套发展致富的村民,在单北、单南两个村并不少见。如今,交通便利的单家集活畜交易市场,吸引着更多的客户来这里买牛,也带动更多的人就业。“单家集活畜交易市场每个集日牛的交易量都在1200头左右,年交易量达20多万头。沿海城市的客商也来收牛,主要是因为咱们的牛肉品质好。”单南村党支部副书记边斌说,“而且市场带来的收益很多,在市场拉一头牛能挣100元,装一车牛能挣400元。单南村的人,不论男女老少,只要勤快,不怕挣不到钱。”
单梦林把从集市上购回的牛暂时安置在养殖场
单家集活畜交易市场给单北村、单南村带来了活力。从2015年开始,年轻人陆续返乡,95%的在外务工人员回来创业就业。市场不仅给村民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充实了村集体经济,单北村、单南村村集体每年均可通过市场收入15万元。目前,单北村养牛户178户,户均养牛16头;单南村养牛户240户,户均养牛20头。同时,带动两村运输、餐饮产业就业人员200余人,收入进一步提高。(记者:樊永凤/文 宋 昇 李 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