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德县籍红军战士李友录
1984年5月的一天,隆德县城人民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阴郁的天气凝结着肃穆的心情,泪水打湿的眼睛都朝向政府大门。当挂着黑色和黄色挽幛的灵车缓缓地开出,人们的目光随着灵车移动,就好像有谁在无声地指挥,男女老少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白花、黑纱、花圈都随着长长的山路蜿蜒三里,雨水、泪水、思绪也随着对李友录老人长长的思念绵延、穿越。
1935年,15岁的李友录已不再是父母眼中那个逆来顺受的苦孩子。儿时那些挨饿、受冻、流浪的苦楚已不再是人世间不可逾越的苦难。没日没夜地放羊、种地、干粗活儿,被地主牛马一般使唤,换来的却依旧是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苦难生活。
1935年8月的隆德在炎日下透着凉意,却不知如何从西吉县兴隆镇、单家集刮来了一股“红军风”,各种关于红军好处的传闻也不经意间吹进了李友录的心里,播下了种子。一时间,对命运的不公、对地主欺压的愤恨以及对红军的渴望一起涌向李友录的心头,几经纠结、万般挣扎之后,李友录终于做出了人生中最大胆的决定,“即使被砍头,也要跟着红军走!”于是一个看似偶然的机会,李友录背着地主,瞒着父母,跟着路过本地的红军义无反顾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一去就是三十多年。
随部队到延安后,李友录成了陕北红军二团二连的一名战士。经党组织的精心培养,李友录于1938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后的三十多年间,李友录和战友们一起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参加过关上、平型关战斗、房龙山阻击战和运城、江阴渡口以及解放上海等大小战斗100多次。为了全国劳苦大众的翻身解放,他不畏艰险,在硝烟弥漫中长途跋涉,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可谓身经百战、九死一生,屡建战功。在房龙山阻击战中,李友录奉命带领一个排,迅速攻下胡宗南一部的碉堡,为部队打开通道,荣获了“战斗英雄”称号;在平型关大战中,李友录率领八路军警卫连手握刺刀、奋勇拼杀,荣获了“尖刀英雄”称号;在运成阻击战中,李友录率领华东野战军一个营在敌人猛烈的炮火中,持续战斗20多天,最终完成阻击任务;在江阴渡口战斗中,李友录率军5天行军千里,奔袭敌军,让国民党部队惊呼“神兵从天而降!”他还先后在黄龙岗战役中荣获“金星奖”,在树养战斗中荣获“二等英雄奖”,在淮海战役中荣获“一等战斗英雄”称号……1955年4月,南京军区授予他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
1958年,李友录从福州晋江军分区转业到地方工作,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四清运动”和“文化大革命”,被上级组织认定为“生活简朴,清廉正直。”于1969年离职休养。作为战功赫赫的老红军,他本可以静下心来安享晚年,但是对故土的怀念,却让他一刻也不得停歇。离休后的当月,他便携妻儿回到了魂牵梦绕的家乡——六盘山下的隆德县。
1969年正值“文革”时期,由于长期受极“左”路线的干扰,隆德县的经济建设、人民的生活水平一直在低位徘徊。父老乡亲的日子依然很苦。李友录的心情十分沉重,常常寝食不安。本就闲不住的他跑得更勤快了,不仅每年都要到学校、机关单位,对干部、学生和广大群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而且还经常深入工厂、农村开展调研,主动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建言献策。日久天长,李友录的传奇人生早已被人们耳熟能详,他每天的生活点滴也成为隆德人修德立志的模范,老百姓亲切地称“老红军”为“自家人”,有事没事总喜欢找“老红军”一吐为快。在大家看来,即使天大的事儿,只要找到“老红军”,总能收获“拨开云雾见日出”的欣喜。李友录为家乡的事业四处奔波的同时,还时不时做一些家长里短的社会调解工作。大到干部损害群众利益,打击报复、粗暴野蛮对待百姓的行为,小到夫妻、邻里吵架,“老红军”都能看在眼里、放在心上,且总有一套化“不平”为“公平”、变“有事”为“没事”的办法。渐渐地,人们心目中的“老红军”、“老英雄”成了心系百姓的公道人,他的家也成了隆德最早的“民间调停站”。每年,经他调解、化解的各种矛盾纠纷至少不下百起,他用人格和正义维护了一方的团结与进步,也赢得了老百姓的尊重和爱戴。
在家乡的14年里,李友录总是身着一身不变的老式军装。军功赫赫,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两间从县幼儿园借来的旧房子,一家四口一住就是十年。常年四处奔波,却从来不讲特殊、不用公车接送,即使不得已借了公车去办事,也不忘自付油费。常常在街边席地而坐,与人亲切交谈,听到百姓难心处,总会不自觉地慷慨解囊,以解燃眉之急……正是在这琐碎之间,老百姓才真真切切地认识了“老红军”,点点滴滴积攒着对“老红军”的谢意和敬意,潜移默化中传承并升华着“老红军”的精神。1984年5月,当人们不得不和“老红军”说再见时,才会哭得那般不舍,那般酣畅。
高山仰止,风范永存。正是“老红军”精神蕴含我党的优良传统和崇高追求,使了解他的隆德人民把这位为党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革命战士与见证了红军重大转折和胜利标志的六盘山紧紧联系在一起:巍峨,高大,绵长的红色记忆,被一代代传颂,一代代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