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快递过度包装 部分商品仍“大盒套小盒”
11月份,快递业正式进入业务旺季。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11月1日全国共揽收快递包裹5.69亿件,同比增长28.54%。随之而来的快递包装垃圾也持续增多,不少快递商品仍有“大盒套小盒”“充气膜塞满纸箱”等过度包装现象存在。
过度包装治理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早在2009年就开展过快递包装专项治理,2021年4月,国家邮政局印发《邮件快件过度包装和随意包装专项治理方案》。经过各方努力,行业绿色发展意识逐渐增强。
值得注意的是,快递包装绿色治理成效与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同时,随着消费新业态快速发展,过度包装现象有卷土重来之势。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环保材料成本偏高,导致寄递企业相关举措往往只是“试试水”;另一方面,与快递包装绿色治理相关的现行法律法规仅在快递包装使用环节进行了规范,对寄递企业使用环保包装均为推荐性标准,多为倡导性和鼓励性要求,这就很难对寄递企业形成刚性约束,对上游电商企业、包装生产企业也没有约束力。
快递包装绿色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职责和地方政府事权,需要从包装设计、生产销售、商品交付、废弃物回收等环节强化全链条治理。单靠一家企业、一个行业,效果毕竟有限,需要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建立覆盖全链条的法律标准体系支撑全过程治理。今年9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品过度包装治理的通知》明确,要集聚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13个部门之力,强化商品过度包装全链条治理,遏制重点商品过度包装行为,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加快快递包装绿色治理势在必行。相关部门应推动修订《快递暂行条例》等相关法规,增加快递包装绿色治理等相关内容;根据《关于加强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快出台相关强制性国家标准;加快推进可循环快递包装规模化应用试点,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与可循环快递包装规模化应用模式,促进可循环快递包装使用规模大幅提升。此外,还要加强引导消费者的环保意识,适当推出一些激励办法,提升快递包装回收复用率。
推动快递包装绿色化加快落地,谨防过度包装现象卷土重来,绝不是一方的责任。只有生产企业、寄递企业、包装回收企业、消费者等共同努力、各尽其责,快递包装才能更好地“瘦”起来、“绿”起来。(吉蕾蕾)
相关新闻
-
我市将推出“五堂精品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5-05-10] -
多部门联动开展地震及次生灾害应急救援实战演练
[2025-05-10] -
我市家政服务业年经济效益超千万元
[2025-05-10] -
我市着力打造全国马铃薯“三大基地”
[2025-05-07] -
从产地到餐桌
[2025-05-07] -
“五一”假期我市开展多类促销活动30余场点燃消费热潮
[2025-05-07] -
市市场监管局原州区分局开展“民用三表”集中整治
[2025-05-06] -
这山这水这青春——宁夏青年追梦者群像
[2025-05-04] -
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 | 深根厚土,拔节抽穗桑梓地——西海固乡村振兴路径调查之四
[2025-05-03] -
综合施策稳增长 全力攻坚补缺口 宁夏做强优势特色产业
[2025-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