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夏日明亮的色彩,步入彭阳县古城镇各乡村,远望山峦,如被能工巧匠雕琢一番,覆膜的梯田层层叠叠,似清碧的水面荡漾起片片鳞光。近观村景,道路平坦、绿树成荫、村舍整洁,一幅幅美丽动人的新农村画卷展现眼前。近年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彭阳县古城镇找准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目标的现实路径和有效支撑,在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农村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等方面齐发力,不断激发农村活力,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党建引领兴业富民
乡村要振兴,组织振兴是关键。近年来,皇甫村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持续建强支部堡垒,选优配强队伍,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兴业富民的新路径。
今年35岁的马学慧是村上的致富能人,创业经验丰富,曾贩卖过牛羊和饲草料,家里铲车、挖掘机、收割机等农用机械一应俱全,还经营着一家养殖场,年收入20多万元,带动20余名村民就业。2021年村“两委”换届,马学慧当选为皇甫村村主任,现在不但是村里想干事、会干事的“能人”,更是群众信得过的“当家人”。“感觉肩上的责任更重了,虽然苦点、累点,但作为一名年轻的村干部,我想把好思想、好经验带给村民,带领大家走上更加富裕的道路。”马学慧说。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通过换届,为村‘两委’班子注入了新鲜血液和活力,也为皇甫村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当了9年村党支部书记的马志科深有感触地说。
皇甫村村貌
皇甫村是2013年建立的移民村,常住户444户2011人,现有党员40名。前些年,村里党员常年忙自己的事,很少参加党组织活动。为此,村党支部结合本村实际划分为3个党小组,分别承担起带领群众致富、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和环境卫生监督的功能,艾草加工扶贫车间党小组就是其中的一个。
眼下正值艾草种植期,今年,皇甫村艾草扶贫车间计划种植艾草200亩。2019年,皇甫村依托闽宁扶贫项目建成艾草加工扶贫车间,通过“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艾草产业。截至目前,艾草加工扶贫车间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64个,人均月收入2400元,为村集体年创收10万余元。“除了种地、养牛,农闲时间还能到扶贫车间干活,顾家又挣钱。”村民马彦兰说。
班子强了,产业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既是村民的强烈期盼,也是皇甫村村“两委”的共识。2021年,皇甫村紧扣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任务,立足全区百万移民致富提升行动,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改善,先后筹集资金450万元,对皇甫移民点道路、农户院墙、供排水管道进行了修缮和改建。
村里整体环境提升了,卫生监督党小组也积极发挥作用,通过持续开展环境卫生“红黑榜”评比活动,带头鼓励村民主动参与到环境卫生整治中来。“环境好了,村民意识也提高了,家家户户比卫生、比环境。”村妇联主席马君梅说。
如今,皇甫村通过党建引领,产业欣欣向荣,更加富有生机;村庄环境变美,更加舒适宜居;村民相处和谐,更加团结紧密……“积极发挥党组织凝聚人心的作用,让村干部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村党支部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带领群众增收致富,这就是我们的职责和努力的方向。”马志科说。
项目撬动发展引擎
来到温沟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正在施工的茹河河道上段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火热的建设场面。河道通畅、河岸整齐,生态护坡已初具雏形,即将开始树木移栽等绿化工作。“这段河道的综合整治共投资650万元,开展疏浚河道、砌石护岸、生态护坡、漫水桥改造、巡检道路修建等工程,建成后茹河河道环境将得到极大改善,与茹河县城段遥相呼应,展现彭阳县生态建设成就。”温沟村党支部书记谭世俭说,“我们村今年项目多,落地实施时间紧,从去年12月份开始,现在大多数工程已接近尾声。”
温沟村蔬菜种植基地
距离村部不远的上温沟水库是彭阳县西沟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实施的起点,各种工程车辆来回穿梭,水库维修改造工程正在进行。沿着新修的14.3公里水泥硬化路盘山而上,层层叠叠的梯田格外壮观,护坡上新栽的山桃树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通过西沟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中泵站、取水建筑物、调蓄水池、各类阀井等基础设施建设,埋设扬水管道、配套自动化设备,利用乃河水库与上温沟水库的连通工程引水上山,这些梯田将变成水浇地,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600余亩。
部分梯田覆膜后,已经栽植辣椒、西红柿、娃娃菜、南瓜等蔬菜,务工人员正在为菜苗浇水。“我们就是解燃眉之急,过两天水就上山了,通过薄膜下的渗水管浇灌,蔬菜长势差不了。”务工人员田志秀说。田志秀是周边村庄的村民,家里种着30多亩玉米,还养了12头牛。每天一大早喂完牛,他就骑着摩托车和工友一起来到温沟村的蔬菜基地务工,每天100元,既不耽误家里的事,还能挣工资。
“基地用工高峰期每天有300人左右,不仅给本村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也拓宽了周边村子的务工渠道。”谭世俭说。
务工人员打理菜苗
站在温沟村最高的山顶上,可以看到村子全貌,房屋整齐排列,已修整的日光温室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这些日光温室大部分已投入使用,还有一些正在修建中。214栋老旧日光温室拆除后,新建日光温室100栋,并配套滴灌管网等设备,这将为温沟村设施农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温沟村是彭阳县今年确定的17个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村之一。除西沟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和茹河河道综合治理项目外,便民服务中心、日光温室示范园区、美丽村庄建设,村庄巷道及入户道路铺装硬化,排洪干渠维修,过路管铺设,巷道、群众聚居区域墙面粉刷、彩绘,小游园修建等项目,更是让温沟村焕然一新。“项目整体完成后,温沟村的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将得到极大提升,群众会过上越来越美好的生活。”谭世俭满怀希冀。
肉牛养殖生机勃发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5月24日,乃河村养殖户马成有家正忙着盖新牛棚。
“这两天牛棚盖得咋样了?还顺利吗?”
“主体框架基本完成,这两天准备封顶了。”
“500平方米的牛棚,消毒室、积粪池、消毒池、青贮池这些都要有,可不敢马虎。”乃河村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马文科一边查看建设进度,一边叮嘱马成有。
乃河村素来有养牛传统,饲草资源丰富,群众养殖积极性高。全村80%的农户是肉牛养殖户,牛存栏2030头,养殖业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50%以上。村里贩牛羊的人多、离交易市场又近,销路不成问题。
乡村要振兴,产业需先行。去年以来,彭阳县全力推进“2652”养殖示范村创建,即鼓励发展基础较好的村,肉牛存栏量达到2000头以上,肉牛养殖户达到60%以上,其中50头以上大户存栏肉牛达到全村的20%以上,年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以规模效应示范带动全县肉牛产业发展。
乃河村作为“2652”养殖示范村,紧紧抓住产业发展的“牛鼻子”,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组织网格员进户宣传,从报名的养殖户中筛选出11户作为“2652”养殖示范户带动村民共同发展,姬伍伍就是其中一位。
2015年,常年在新疆务工的姬伍伍带着妻子回到村里,因缺产业、缺资金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同年,在村干部的动员帮助下,姬伍伍贷了5万元精准扶贫贴息贷款发展养殖业。
马志福夫妻俩在牛棚里忙活
这几年,姬伍伍夫妻俩几乎天天围着羊圈、牛棚转,有不懂的养殖技术,主动请教村里养殖能手。功夫不负有心人,6年间,姬伍伍家的羊从最初的20只发展到1000只,还盖起了牛棚,养了28头牛,曾经的贫困户摇身一变成了村上的养殖大户。现在他比以前更忙了,但心情和精气神比以前好了很多。得知村上要培育“2652”养殖示范户,姬伍伍第一时间报名申请。
“养殖肉牛50头以上补贴8万元;贮存草料500吨,每吨补贴23元;修建积粪池,每平方米补贴80元;见犊补母,每头补贴1000元……政府出台的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激发了大家的养殖积极性。”马文科说。
傍晚,马志福还在自家牛圈里忙碌着。他给牛拌料、添料后,站在旁边看着毛色光亮的牛儿,不禁开心地笑了起来。“政策真的是越来越好,现在家里有28头牛,最近我也在盘算,想继续扩大规模。”马志福笑呵呵地说。
除了培育“2652”养殖示范户助推产业发展外,今年,村上计划向乡上申请100万元项目资金,实施“母牛银行”项目。村集体购买基础母牛,根据农户申请,对养殖技术好、授信高的养殖户,按每户贷给5头母牛的方式进行饲养,饲养周期3年,每头牛每年交付村集体1000元,所得资金作为村集体经济收益。3年后,村上收回贷出母牛的本金,重新购买母牛扶持其他农户,以此循环,带动全村肉牛产业规模化发展。(记者:张艺菲 闫 蓓 封 聪 樊永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