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推动能源革命,把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对宁夏来说,要落实好这些要求、任务、目标,怎样立足国家战略所需我们“应办”,资源优势所具我们“能办”,发展基础所在我们“可办”,不断在服务国家战略中赢得发展主动性?
3月6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宁夏代表团在驻地举行第三场新闻发布会。全国人大代表、宁夏代表团新闻发言人李郁华向媒体通报,宁夏将如何做好“双碳”工作、抓好新能源发展,为国家绿色低碳发展贡献宁夏力量。
抓好四个关键,坚决答好实现“双碳”目标时代考题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落实好政府工作报告,对于宁夏来说,就是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和“双碳”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扛起推进“双碳”工作政治责任,坚决答好实现“双碳”目标时代考题,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李郁华介绍,宁夏将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重点抓好“减碳”“消碳”“降碳”“固碳”四个关键,稳慎提出力争2030年实现碳达峰,与全国同步实现碳中和。
一是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全面“减碳”。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食品等新兴产业,推动高耗能产业节能改造,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努力推动产业结构“脱胎换骨”“凤凰涅槃”。
二是在重点领域绿色发展中加快“消碳”。深入推进工业绿色化、智能化技术改造,实现能源利用清洁化、高效化和用能管理数字化、智能化。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推广节能低碳型交通工具,积极引导低碳出行,加快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推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
三是在创新绿色技术中助力“降碳”。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聚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高比例新能源并网消纳、新型储能、绿氢耦合煤化工、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等重点,加快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四是在提升生态质量中有效“固碳”。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引领,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巩固和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做好三篇文章,在推动能源转型发展上开新局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能源革命,确保能源供应,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
“我们将立足高水平建设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充分发挥国家支持宁夏能源转型发展实施方案的作用,做好绿能开发、绿氢生产、绿色发展三篇文章。”李郁华表示,要坚持全链条布局、一体化发展、高水平建设,紧盯国家“西电东送”“东数西算”等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紧抓重大政策空间和发展机遇,做强“电力”、引来“算力”、形成“动力”,着力在推动能源转型发展上开新局。
一是坚持绿色优先,加快推进绿色能源开发,建设清洁能源“大基地”。立足高水平建设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坚持集中与分布开发并举,大力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和能源结构调整,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加快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规划建设。以清洁高效的煤电为支撑,以“西电东送”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加快构建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创新推进老旧风电场“以大代小”改造,稳步推进200万千瓦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和“绿电园区”建设,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等消纳新路径,大幅提升新能源利用效率,推动形成以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生产体系。
二是坚持延链发展,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发展清洁能源“大产业”。对标清洁能源产业前沿领域,延长新能源产业链,推进上下游产业做大做强,打造国家重要的清洁能源制造业基地。引进国内外龙头企业,打造以多晶硅、单晶硅、硅片、电池片、光伏玻璃、光伏组件等为重点的全链条光伏制造产业基地。加快发展塔筒、叶片、减速器、风电大型铸件、电机控制系统等风电关键零部件和配套设备制造,建设西北重要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大力发展储能产业,补齐新型电池、电解液、隔膜等本地化配套短板,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
三是坚持多措并举,增强系统调节能力,努力构建新型电力“大系统”。从源、网、荷、储各环节共同发力,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加快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加快发展抽水蓄能,做到应核尽核、能开尽开。积极推进电化学、压缩空气、飞轮、二氧化碳等新型储能设施建设。积极推进骨干网架规划建设,大力推进分布式和微电网发展,持续提升系统保障和运行控制能力,推动电力系统向适应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方向转变。
四是坚持创新引领,努力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清洁能源创新“大平台”。聚焦光伏、风电、氢能等重点领域,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整合建设清洁能源创新平台。建设一批光伏制造、氢能生产、储能蓄能、节能降碳等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加强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二氧化碳回收利用等科研攻关、集成创新和成果转化,为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