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隆德绚丽多彩,层林尽染、万山红遍,目之所及皆是景。
锦绣山川的背后,是隆德县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的付出。为了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该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践行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要求,以水而定、量水而行,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统筹山水林田湖草路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科学治理,水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千秋为卷,山水作答。隆德县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赋予“开源节流”全新含义。先后获得“全国梯田化建设模范县”“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县”和“全国水土保持先进集体”等“国字号”荣誉。
“全县上下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奋力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完善治理体系,保护好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隆德县委主要领导表示。
潺潺清流山上来
攀上海拔2300多米的渝河源头清流河所在的六盘山侧峰,只见山坡披绿,清流河在山脚下蜿蜒前行。渝河是黄河支流,自六盘山而下,出宁夏,经甘陕入黄河。两条支流,分别为清流和清凉。
清流河流域面积42.9平方公里,囊括城关镇杨店、峰台、咀头3个村。2010年,隆德县实施小流域治理,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增加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净化水质,使水如其名,清流潺潺。
“原来山上种地,没有树、没有水,一刮风尘土飞扬。现在人搬走了,生态恢复、环境变好,出门看见绿色,眼前亮堂了。”60岁的杨家店村村民张军,对清流河的变化记忆犹新。曾经因为滥采乱挖,清流河近乎枯竭。如今配套节水设施,清流河成为2900亩土地的灌溉水源。
面对“十年九旱”、水土流失严重的严峻局面,隆德县紧盯“充分利用三水,大力建设三田,实现秀美山川”目标,通过源头综合治理、全流域治理,疏通“毛细血管”,修复荒山坡,基本实现了“雨水不下山,泥土不出沟,暴雨不成灾,洪水不泛滥”的目标。
2013年,隆德县依托清流河生态清洁小流域工程建设的清流河水利风景区,被水利部命名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李太平等4条小流域被水利部命名为“十百千”示范小流域。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隆德县治理小流域61条,治理500米以上的大小沟道3800多条,形成了“梁茆乔灌戴帽,山坡梯田缠腰,埂坎牧草锁边,沟道库坝林带穿靴”的综合治理模式。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明显好转,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82.4%,水土保持率达到84.8%。
一分建九分管。隆德县在落实好各项管护责任、巩固现有治理成果的同时,加大水保执法力度,严肃查处乱垦、乱挖、乱倒等违法行为,坚决捍卫来之不易的水土治理成果。将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纳入水利改革发展等重要民生和基础设施条件改善范围,加快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转型升级发展。
一泓碧水润山川
“这里既是渝河的头,又是清流河的尾。通过沟道拦蓄工程增加水域面积,大批过境候鸟在水面栖息。”隆德县水务局副局长张慧敏站在渝河县城东门段,指着清澈碧透的河水,讲述渝河变迁的故事。
重在保护,要在治理。2005年以来,隆德县进行3次系统治理,修理河道至全域综合治理,一条河涉及多个单位;控源截污、河库共治、生态修复,隆德县接连打了3场硬仗。建蓄水净化池,增加砾石河床、溢流堰,种植芦苇、菖蒲、睡莲等水生植物,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齐头并进。
隆德县坚持“水里的问题岸上治,岸上的问题流域治”原则,上游保生态、中游抓水质净化、下游重自然恢复,延缓水流时间,过滤净化水质。开展“铁腕”治污,曾经污染河水的淀粉加工企业、养殖场全部关闭,还一河碧水清流。
从早期河床裸露、垃圾成堆、山洪肆虐,到现在两水汇流、水绕城走、山清水秀,隆德县摇身一变成为不是江南胜似江南的美丽县城。“一年四季草木覆盖,再也看不到山上裸露的地方了。”张慧敏说,一切美好均得益于退耕还林、水土修复。
这些变化,都可在当地摄影师李玉的相册里得到印证。“原来需要骑自行车到处找景拍,现在山水如画,随时随地就能拍出好照片。”李玉自2009年拍摄家乡以来,用手中的镜头记录了家乡蜕变的过程。
生活在隆德县的人,个个是生态修复建设者、见证者和记录者,也是水土保持的受益者。隆德县按照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充分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原则,采取治坡与治沟结合,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和封育保护措施结合,按照梁峁、坡、沟三层次,干、支、毛沟三层次,上、中、下游三层次,实施水土保持措施,持续改善生态条件,走出了一条适合当地小流域治理的路子。
绿水青山话丰收
隆德县地处土石山区向黄土丘陵区过渡带,地形结构复杂,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生产条件差,粮食产量低而不稳。面对一方水土难以养活一方人的严酷现实,隆德县委、县政府把水土保持作为一项政治任务,统筹山水林田湖草路综合治理,几十年如一日勤治不辍。
围绕“充分利用三水、大力建设三田”的思路和实现“人均三亩梯田”的目标,坚持将梯田建设和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科学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夯实农业基础,走出了一条兴修基本农田、造林种草、生态修复、沟道坝系治理和建设农田水利设施的水土保持路子。
“以前的山地都是30度以上的陡坡地,经过平田整地,把山地全部修建成保墒、保水、保土、保粮的‘四保’宽大平梯田。配套建设骨干坝系,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草畜产业,帮助群众致富增收。”张慧敏介绍。
杨河乡玉皇岔村的荒山秃岭经过小流域综合治理,原来只能种糜子、谷子等小杂粮的山地,覆上薄膜种玉米,亩产从原来四五十公斤增加到四五百公斤,翻了好几番。村民马有真依靠种植玉米、饲养肉牛,年收入七八万元。
根据相关部门调查,水平梯田正常年份比坡耕地每亩增产80公斤,充分发挥了水土保持和梯田建设在抗旱减灾中的巨大作用。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0年的235元增加到2020年的1万多元,增长了44倍。
经过梯田化建设,昔日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土地产出率明显提高。梯田年拦蓄径流3200万立方米,拦水效益达87%;拦截泥沙113万吨,拦沙效益达88%。
“全县林草覆盖率达到56.6%,年土壤平均侵蚀模数由1998年每平方公里3500吨下降到2020年每平方公里1300吨,年土壤侵蚀量由1998年的345万吨减少到2019年的128万吨,每年减少土壤流失氮、磷、钾等2万多吨,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张慧敏用一组数字,佐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数字管水节能增效
“许沟村共10个支口,灌溉面积3000亩,核定6万吨水,实际用水13万吨,超过的部分累计加价。”在隆德县沙塘水利工作站,农业灌溉管理平台工作人员张艳霞点开大屏幕上的数字化监控系统,供水管网、用户水表运行等情况一目了然。
隆德县建有水库40座、水保骨干坝30座、中小型淤地坝183座,总库容1.33亿立方米。在综合治理的基础上,通过水库联蓄联调,配套低压节灌系统,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发展草畜、冷凉蔬菜、中药材、马铃薯等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提供了保障。
今年,隆德县结合“四权”改革中的用水权改革,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促进经济社会与水资源承载力相适应,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坚定走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摸清灌溉面积和土地底数的基础上,精准确定水量,将用水权明确到村到企业、管理到户,力争将有限的水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使水资源使用有偿、交易有市、节约有效、监管有力。”张慧敏说。
隆德县创新节水管理方式,在全县推行数字化管水、用水,进一步降能增效。释放用水权改革红利,探索市场化管理运营模式,盘活现有资源,切实发挥水土治理综合效益。
“根据用水总量,区分企业、种植和养殖等用水大户,一个用水单元安装一个计量表。分散的农户在供水支管出口处安装计量设备,根据灌溉区域和土地亩数,进行整体计量。”沙塘水利工作站站长王爱民说。
目前,沙塘镇2.26万亩水浇地中,已安装计量设备的灌溉面积1.3万亩,实现每一滴水都能得到充分利用。隆德县介实农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赵定雄在神林乡辛平村流转1260亩地,种植冷凉蔬菜,今年给他确定水量25万立方米,用多少水交多少钱,实现明白用水。
隆德县现有特色产业及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0万亩,占农业种植总面积的41.1%。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设施农业的发展,蔬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种植比例日益提高,农林牧用地得到优化,土地资源利用率得到提高,生态环境趋于良性发展,土地生产力水平等得到协调发展。
多年来,隆德县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把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新农村建设、村容村貌整治、产业开发培育、水资源开发利用、政府推动和市场参与、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兴农等相结合,开展梯田建设、造林种草、生态修复、沟道坝系建设,形成了集防洪、灌溉、人畜饮水于一体的多功能水利工程体系,以及布局合理、流域相连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从根本上改善了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城在景中
生态治理后水土保持良好
清流河流域
骨干水坝
水库联蓄联调
生态恢复成景
数字化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