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时,田再茂翻开几年前买的一本《楚辞》,参照其中插画创作了一幅一尺见方的屈原像,并端端正正写上“纪念屈原,壬寅年端午节”字样,老伴汪孝芹负责拓印、刻剪,一幅端午节主题的剪纸作品应运而生。
你执笔来我挥剪,春节剪虎、中秋剪月,夏画凉风、冬描冷月,在这样的家里,两人总是各展所长,让四季在笔下飞转流长,让时令佳节呈现得有声有色。
田再茂、汪孝芹是固原有名的一对夫妻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丈夫田再茂是玻璃画项目固原市级非遗传承人,妻子汪孝芹是剪纸项目原州区级非遗传承人。夫妻携手走过了半个世纪,你画我剪,琴瑟和鸣,岁月静好。
一
原州区南关街道羊坊社区一处幽静的农家小院,是田再茂的家。
院子四周郁郁葱葱,空气中弥漫着草木的清香,细碎的绿叶密密匝匝,点点斑驳的光影铺在院落里,阵阵清脆的鸟鸣声从枝叶间传来,分外悦耳。院子宽敞洁净、花红柳绿,菜园、盆栽意趣盎然,处处透露着主人精于艺术、勤于生活的情趣。
夫妻携手,你画我剪,琴瑟和鸣,莫不静好
院子里挂有“双承斋”字样的大展厅陈列着夫妻二人的玻璃画、剪纸、编织、书法、绘画等上千件作品,如同走进了一个民俗博物馆,夫妇俩很爱惜这些作品,时常遮光、掸灰、擦拭。在他们心里,这些作品见证着两人对艺术事业的执着追求,还有几十年的风雨相伴和彼此懂得。
80岁的田再茂精神矍铄,耳聪目明,连白发都很少,他笑言:“是艺术给了我这股子精气神。年轻时靠着画画这门手艺为生活奔忙,老了就为自己活着、为艺术活着。现在,生活里如果没有画画作陪,就感觉很空虚。”
生于1942年的田再茂,父亲早逝,家中兄弟姊妹众多,吃尽了生活的苦,初中毕业便辍学回家,干农活、照顾家里,16岁考入当时的固原县剧团学唱戏……无论生活怎样劳作,他的绘画天赋却怎么也掩藏不住,他热爱画画、迷恋画画,他画树画鸟画风景、画人画物画故事,这份热爱不仅来自于他遵从内心的选择,更是出于对父亲的怀念和感恩。
田再茂家是书香世家,父亲田蕴珍在世时更是擅长于书法绘画,一双巧手见啥画啥,过年时父亲带着一家人做灯笼、画窗花、画门神,“他画的钟馗是一绝,红纸上只用墨汁勾画,墨线辗转承接,着色浓淡相宜,贴在门上栩栩如生,令人赞叹!”“除了逢年过节画画,平日里父亲还会在窗格纸、窗格下的玻璃板、灯笼的玻璃匣板、衣柜的镜子上画画。”田蕴珍49岁去世,但他的画功、画作却镌刻在田再茂的心里,“父亲不仅是我人生的老师,更是我创作玻璃画的启蒙人。”父亲的言传身教给了田再茂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一双巧手,长大成人后田再茂勤于学习、精于钻研,在剧团经常画布景,平日里也画壁画、墙画、玻璃画,并开店卖画,凭着过硬的手艺立足社会。
二
1978年,经人介绍,田再茂迎娶了当时的开城镇小马庄大队副支书、妇女队长汪孝芹。忆起当年,田再茂感慨万千:“老丈人一眼就相中了我的这门手艺,还有田家世代书香传家的优良传统。”彼时,田再茂更加感激父亲的教诲和自己的勤学好练,人生路漫漫,脚踏实地走过的每一步都是财富。
正应了那句话: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汪孝芹从小就跟着奶奶学剪纸,是个心灵手巧的女子,夫妻两人志趣相投,画画剪剪,经营生活。风风雨雨几十年,汪孝芹既是田再茂的贤内助,也是他最忠实的学生。丈夫绘画设计,她负责剪纸,几十年间夫妻二人创作的剪纸作品有数百幅,《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中华民族大团结》等作品在圈内享有很高的知名度。2016年,夫妻双双被确定为玻璃画、剪纸非遗传承人后,夫妻俩走进中小学校、职业学校、社区等各种培训课堂,向社会各界教授自己的“看家本领”,让传统文化影响更广泛、更深远。
汪孝芹的剪纸作品
“一做起感兴趣的事情,她比我还要‘专’,几乎不吃饭不睡觉。”在田再茂眼里,汪孝芹的执着甚至有些“不可理喻”。2017年,夫妻联合创作大型剪纸作品《中华民族大团结》,56个民族每个民族单幅作品由男女两人组合而成,整套作品一共112人。眼睛长时间盯着红纸本就疲劳,再加上还要琢磨阳剪、阴剪相配合,一旦剪坏一点就需要重来。两个月下来,汪孝芹得了眼痛病,在户外或者强光下疼得更厉害,到现在还没痊愈。
三
由于玻璃材质的特性和反向作画的特点,在玻璃上作画并非易事,田再茂靠着天资聪颖和勤奋刻苦,练就了一身不凡的手艺,一生创作了数不清的玻璃画,内容有山水、花鸟、人物等,画幅有中堂、条屏、扇面等,田再茂赋予它们明快的色彩和吉祥的寓意,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固原城很畅销。
田再茂的玻璃画作品
如今,田再茂虽已年至八旬,依然坚持画画,每年都创作新的玻璃画作品。近些年多以桌台摆件、插屏为主。山水花鸟在他的勾勒涂抹间变得栩栩如生,小猫小狗在他的描绘点画下憨态可掬,真可谓笔头运转间有意趣、颜料调和间有意境、方寸玻璃间有乾坤,一生的艰辛操劳、钻研琢磨都在指尖大放异彩!“要在玻璃上画出大写意山水风景,光靠笔是不够的,还需要涂抹等各种手指技法,越画越能琢磨出新的技巧来,到现在我还能琢磨出新的技法来。”田再茂感慨道,“艺术创作如同人生路,需要用一生去探索。”(记者:李 慧 臧永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