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的变换中,家乡的妇女们一刻也没闲着。她们随着季节的变换,不懈地寻找着美食的秘密。因此,她们心里比谁都清楚,不同的季节,该制作什么样的美食。
一场春雨后,山洼里的地软,柔韧软糯,个头大,品质好。老奶奶、尕媳妇,提上竹筐,相约着去山里捡拾地软。回来后,包地软饺子,蒸地软包子,满足家人的味蕾。炎炎夏日,一碗碗自家做的甜醅,浇凉了庄户人家焦灼的心。有道是,甜醅曲里日月长,但季节还是来到了秋日,推开庄户人家的院门,菜园子里的西红柿,个个红了脸庞,挨挨挤挤地说着秋天的悄悄话。老家人把这种红,叫红丢丢,言语里充满了喜爱。
满园子的西红柿,一下子吃不完,不能眼睁睁看着它烂在园子里,老辈人便将它做成易存储的西红柿酱。西红柿酱的做法简单。将园子里采摘来的西红柿洗净,用刀在西红柿的光滑面划个十字,放开水里烫一下,剥去外皮,再把它切小块入锅蒸煮,煮至西红柿软烂成汁儿,便可出锅。
接下来就是将西红柿酱封装。以前装西红柿酱用的都是盐水瓶,先洗干净放锅里蒸煮消毒,然后通过漏斗一点点把西红柿酱灌进去,全部装完,放锅里继续蒸。蒸十来分钟,即可出锅,放阴凉处,等美味慢慢酝酿。
别看是这么一道简单的美食,在我中学时代,西红柿酱可是帮了大忙。初中时,学校在离家十几里外的乡镇上。山路崎岖,交通不便,每天回家是不可能的,只能住校。一日三餐,早晨和中午是开水馒头,晚饭是汤面条。这个倒也没啥,山区的孩子,即便是在家里,早饭和午饭也都是馍馍,大人似乎永远很忙,我们走着路,吃着馍馍,不经意就长大了。学校灶上的汤面条,只是将面条倒进开水里煮熟,然后放进一些菜叶,寡淡无味。
母亲是个普通的农家妇女,她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通过读书走出大山。每周日下午,母亲都想办法给我做点熟菜带去学校,并一再叮嘱,去学校了好好念书,坚持啊。大部分做熟的菜都容易坏,只有西红柿酱,放多久都不会坏。因此除了炒酸菜、炒白菜,我带的最多的,就是西红柿酱,能从秋天一直放到来年春天。从灶房打来汤面条,只要倒进去一点西红柿酱,清淡的汤面条,立马泛着红色,让人顿时有了食欲。
我一直在想,如果当年没有那一瓶瓶的西红柿酱的滋养,我怕是坚持不到初中毕业便辍学了,也就谈不上后来的上大学,更谈不上读研究生。那我的人生跟现在比,又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呢?(李万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