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隆德县温堡乡杜川村党支部书记杜向荣时,他正在指导村民杨福中腌制青贮玉米,靠近两米高的草堆,他的身影略显单薄。
“杜书记很热情,村里的大小事都操心,养牛也是一把好手。”杨福中竖起大拇指说。
“只要能帮上忙,我一定尽力而为。”杜向荣笑着附和。
今年是杜向荣担任杜川村党支部书记第十年。2013年上任伊始,他就抱定了一个信念:让村“两委”班子拧成一股绳,让乡亲们真正过上好日子。为了这份承诺,杜向荣带领村干部一家一户走访,了解民意、反复调研,把工作重点放在提升基础设施、优化人居环境、改善群众生活、增加村民收入上。
在走访过程中,杜向荣发现群众重修村道的愿望非常强烈,村道硬化成为新一届“两委”干部要做的头等大事。修路需要拆除侵占道路的土坯房、土院墙等,是摆在杜向荣面前的一个棘手问题。“我和村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讲道理,让村民知晓不要只顾眼前一己私利,要考虑长远发展。”杜向荣说。群众工作做到位了,问题也就迎难而解,被村民侵占的道路很快全部收回。除了修路,杜向荣还积极争取项目资金,铺设污水管网,整村推进厕所革命,为独居老人开办“老年餐桌”,乡村人居环境得到了大幅度改善,村民生活质量也显著提高了。
乡村环境美了,也要让村里的产业“美”起来。2015年,杜向荣成立了隆德县新盛元养牛专业合作社,盖起672平方米的牛棚,养了30头肉牛,第一年就赚到了“第一桶金”。尝到养牛甜头后,他决定扩大养殖规模,带着村民一起富起来。“那时候,我们村没什么产业,村民收入方式单一,我发现肉牛市场行情好、能挣钱,就想着带着大家一起养牛。”杜向荣说。
“看到杜支书牛养得好,我决定贷款20万元开始养牛。不懂技术,杜支书就手把手地指导。去年我家牛生病,他及时给牛配药、打针,这才度过了难关。”提起杜向荣,养殖大户杜晖赞不绝口。
2018年,杜向荣带头成立了杜川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132户农户发展肉牛养殖产业,在肉牛养殖管理、疾病预防等方面为村民传授经验和技术,帮助养殖户改良肉牛品种。在他的努力下,合作社的肉牛品质良好,销售网络覆盖周边地区,还远销广东省、云南省等地。
为了做到窖中有“粮”、喂牛不慌,促进全村肉牛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杜向荣通过实施“粮改饲”农畜种养发展模式,引导村民种植青贮玉米,不仅鼓起了种植户的钱袋子,也充实了养殖户的饲料袋子。如今,草畜产业已发展成为杜川村的主导产业,带动农户年人均纯收入从当初的6000余元增长到了现在的18071元。
从偏远落后的小山村,到产业兴旺的美丽乡村,杜川村俨然换了面貌。“今年,村里实施‘出户入园’项目,整合资金200万元扩大肉牛养殖规模。今后,我们要以基层党建为引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村民的腰包更鼓、生活更幸福。”杜向荣说。(本报记者 毛文文 实习生 张 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