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中午12时40分,记者在泾源县新民乡采访时看到,一位老人拿着证件走进乡政府民生服务中心,上前询问得知,他要为上幼儿园的孙子开具低保户保教费和生活费减免证明。不一会儿又来了两三名群众,一一咨询办理事项。
“群众在午休时间前来办事,不怕空跑一趟吗?”听出记者的疑惑,站在一旁的乡党委书记王学良解答:“现在是春耕农忙期,村民从早忙到晚,中午吃饭才会空出时间,所以我们主动延长上班时间,便于群众上门就能找到人。”
干部配合群众生产生活调整上下班时间,这在新民乡由来已久,在新民乡,干部围着群众转的事例比比皆是。
“我们都习惯了这样的上下班节奏。昨天下午下班后,我还专门去了一趟县城,在县医院耳鼻喉科咨询残疾等级鉴定标准。”民生服务中心主任于辉说,随着民生服务工作的发展,乡一级民生事项可办理率达95%以上,但涉及部分行业专有的个别事项还需群众在县城办理。几天前,一名群众咨询办理残疾证,但医学鉴定需要指定的医疗机构出具鉴定报告。因为这名群众残疾情况特殊,于辉利用下班时间,自己先去指定医院问询,了解乡一级民生服务机构能前期处理的事项,以减少群众的往返时间。
“我们估算过,乡政府离县城30公里,乡村公交车单趟大约50分钟到达县城办事集中区,办事按1个多小时计算,百姓到县城办一次事往返最少需要3个小时,如果在乡上办理基础事项的速度快,那么群众当天就能在县城办完事回家,否则第二天还得跑一趟。”王学良说。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已在新民乡乡村干部中形成常态,也换来了群众对干部的信任。
“让我感到欣慰的是,百姓有难事会第一时间找政府、找我们乡村干部。”新民乡经济发展办干部兰久存深有感触。去年秋天,一场突发暴雨,冲毁了先进村排水沟渠,洪水冲上道路,冲进两户人家的院落。眼看暴雨不止,房屋将受损,群众毫不犹豫拨通了兰久存的电话,正在其他村察看的兰久存接到电话后,立马和其他三名乡干部来到现场,大家一起搬运砖块,先将院落围堵起来,并想办法排洪。暴雨过后,兰久存便和同事到县发改局反映情况,很快得到项目扶持,将先进村2公里排水渠重新修整,消除了安全隐患,群众也对乡干部雷厉风行的干事风格连连称赞。
群众事无小事,最重要的是将心比心,王学良对此深有体会。马河滩村有个有名的“缠访户”,名为马仓娃。他对政府的“怨气”,源于退耕还林时林权争议问题,之后便连年逐级上访。为解决这一信访问题,新民乡几届党委书记没有少围着马仓娃转,通过乡干部的调查和沟通,马仓娃最终了解清楚了当时的政策,思想有了变化。令他感动并念念不忘的,是乡村干部不厌其烦对他们一家的扶持和帮助。
2022年,马仓娃老伴摔伤,儿子常年在外务工,村干部得知情况第一时间将老人送到医院,还为他们争取到大病补助。老人出院后,考虑到马仓娃年岁已高,村干部便轮流照料马仓娃的老伴,帮助她康复。儿子马红亮在西安经营餐饮受挫,乡村干部根据实际情况,为马红亮争取到5万元低息贷款,马红亮不但在西安立住了脚,还扩大了经营规模,一家人生活改观。马仓娃性情耿直,和邻居常发生冲突,乡村干部多次上门协调处理,用心劝解。看到乡村干部长期对他照顾有加,让他家过上了好日子,马仓娃彻底转变了思想,能说会道的他不但有了主动发展生产的积极性,还热心于村里的公益事业,担起村里交通劝解员和移风易俗宣传员的角色。现在,马仓娃时不时会来王学良的办公室聊天,王学良也一口一个“老马”地叫着,两人相谈甚欢。
记者手记:
采访中了解到,新民乡是泾源县较为偏远的乡镇,曾经也被列入全县“后进村”。经过脱贫攻坚和正在进行的乡村振兴,新民乡面貌一新,不但村容村貌改观,村民的精气神也得到了极大提振,这一切,离不开干群关系的改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本领,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你把群众当亲人,群众也会把你当亲人”。干部干事,需要得到群众的支持;干群合力,才能促进一域发展。新民乡干部站在群众的角度想问题、办事情,围着群众转的做法,正是“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最好实践。(记者:张艺菲 李蕊 张利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