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之交,汽车在旱塬上盘旋,沟壑里、山坡上,到处都是果树。虽然枯枝零落、草木萧疏,仍可寻其苍郁旧景。一座农家小院坐落于塬畔,门口堆着金黄的玉米,不远处几十只鸡正在啄食。这里便是全国劳动模范杨万珍的家。
一见到杨万珍,他就热情地邀请我们进屋坐,还拿出自家种的核桃让我们品尝。递过核桃的手上布满了老茧,还有多处旧的伤痕。老人个头不高,两鬓斑白,但显得很有精神。漫山遍野的果林,是杨万珍几十年如一日用他那双干瘦的手,一棵一棵种出来的。
杨万珍的家在彭阳县城阳乡陈沟村。陈沟村曾是一个偏远贫困的小山村,村民等着国家救济过日子。1978年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落实,村民劳动的积极性高涨,收入较之前有所增加,杨万珍家的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当时种的粮食,勉强能够填饱肚子,根本不能靠种田赚到钱。”杨万珍回忆说。于是,他萌生了种植果树的想法。
1982年,杨万珍用小麦换回了6棵苹果树苗,开始试种。“刚开始的时候都是偷摸着干,不知道树木长成林是不是就要归集体所有,后来‘退耕还林还草’的政策出台,我才吃了定心丸,觉得走的这条路没有错。”1990年,杨万珍在政府的鼓励支持下,承包了村集体80亩荒山,开始大规模地植树造林。
树要成活,必须有水。刚开始种树的时候,山上没有水源,杨万珍只能从山下的沟里一担一担地往山上挑水。其中艰辛,可想而知。
为了从根子上解决水的问题,杨万珍决定在沟里打一座坝。“当时打坝的时候,娃娃们都不同意,说是没效益,我就让他们都别管,我自己来打。”杨万珍的筑坝行动遭到了家人的反对,也有许多乡亲不理解,觉得这是白费功夫。偏偏杨万珍是个倔强的人,他认准的事情就一定要做成。从55岁开始修筑水坝,他计划用5年时间,到60岁的时候完成这项工程。
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5年时间过去,水坝还没有建成,杨万珍决定接着干。“那时候没日没夜地打坝,早上出门就直接把干粮带在身上,很多时候也顾不上吃。”最终杨万珍用了6年的时间,建成水坝。这些年,时不时出现干旱的年份,通过水坝提供的水源,杨万珍的农业生产没有受到影响。
洒播一路汗水,收获累累硕果。经过30多年的努力,杨万珍共治理大小沟壑100多个、改良农田100多亩、移动土方4万余立方米。他在贫瘠的荒坡上开垦出了200亩树林,其中杏树、桃树、李子树、核桃树等经果林占100亩,杨树、柳树、刺槐等用材林占100亩。由于他种植的果树品种好,结出的果实肉厚甜美,很多客户愿意从他这里订购,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年收入20万元。杨万珍以顽强的毅力、敢为人先的精神,走出了一条发展致富之路。
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才算富。2004年,杨万珍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007年,杨万珍被聘为彭阳县科技特派员,负责彭阳县草庙乡赵洼村和城阳乡长城塬两大曹杏基地2300亩曹杏栽培技术指导。同时,他也将“杨万珍模式”向周边地区推广,向村民义务传授果树的选种、栽培、修剪技术。
一代接着一代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如今,杨万珍把自己的果园交给了3个儿子管理。虽然不用亲自出去种树了,但杨万珍还是闲不下来,每天总要出去看一看他栽种的树木。他还计划扩大果园面积、栽培一些新的品种,并且在村庄周围、村道旁边种植树木,构建良好的生态圈。
结束采访后,杨万珍走出屋子,修剪起了树枝,看着他忙碌的背影,我们不禁感慨:这片果林凝聚着这位七旬老人大半辈子的心血,彰显着奋斗精神。等到瓜果飘香的时候一定要再来这里看一看!(作者:李雨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