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午后,隆德县神林乡杨野河村,冬日的暖阳照在寒风中打旋的斑斓落叶上,隆德县教育体育局驻村第一书记杜曦明和驻村队员陈永红等人如往常一样走村入户。沿途的大爷大妈远远看见了,都笑着打招呼:“杜书记,又到哪家去呀?”
“姨,这两天身体怎么样?降温了,多穿点衣服、少出门,有啥需要给我们打电话。”在独居老人曹月花家,杜曦明对老人嘘寒问暖,仔细检查了暖炉的使用情况和供电线路。他们陪老人拉家常,为老人理发,家里充满温馨。
曹月花年近八旬,是全村住得最远的一户,也是杜曦明最关心的村民之一。“我住得偏远,一个人心急得很,还好有杜书记和村里的志愿者,每天都盼着他们来。”曹月花说着说着眼睛湿润了,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去年7月,杜曦明和陈永红由隆德县教育体育局选派至杨野河村驻村,与神林乡政府派驻的郭菲三人组成了驻村工作队。
驻村以来,杜曦明“三管齐下”抓党建、抓产业、抓民生,他和队员用实际行动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称赞,成为村民公认的“全能小队”。
在杜曦明看来,做好驻村工作的前提是要“接地气”。初到杨野河村,他每天做的一件事就是走村串户,与村民拉家常,察民情、解民意。
47岁的张堪定是村里的低保户,患病待业在家,其父又瘫痪在床,家庭生活极为困难。杜曦明通过入户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为张堪定申请了公益性岗位,经常上门和他谈心聊天,并申请将他的低保升级为A类。经过一年多的开导,张勘定重新燃起了生活的热情。
入户过程中,难免会吃“闭门羹”,但杜曦明从不急躁。“村民不理解是因为不了解政策,一遍不行就多去几遍,多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最终大家都会理解的。”杜曦明说。
“用人一定要善用、巧用。”驻村工作中,杜曦明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方法论”。他根据每个村干部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工作特长,重新进行了工作职责调整。比如村妇联主任梁燕擅长与村民沟通,就负责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村副支书杨景文字功底好,就负责党建工作。经过调整,村“两委”班子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得到提升。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杜曦明和队员协助村“两委”利用隆德县芋谷香家庭农场、杨野河经济合作社等经济实体,通过土地流转、联农带农等方式推动村集体种植了280多亩籽粒玉米,今年村集体经济纯收入21万元。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也是“全能小队”的重点工作之一。通过和村“两委”创新评选“五好家庭”“绿色家庭”等活动,充分调动村民积极参与垃圾清理、污水治理、厕所改造等工作中,并通过“红黑榜”进行评比,村容村貌得到了显著改善。
为了让村里的老人更好地享受老年生活,杜曦明积极同帮扶单位争取资金,增设了价值1.5万余元的健身器材,并为老年饭桌购买“爱心菜”。“驻村工作队给我们安装的健身器材太好了,只要天气好,我们每天都会来这里锻炼。”村民杨克科说。
日暮西下,“全能小队”一天的工作还未结束。他们和村支书杨银贵等人为因脑梗下肢瘫痪的失明老人张银宽送去了轮椅,并为其家人详细讲解了轮椅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收到轮椅时,老人紧紧抓住杜曦明的手表示感激,久久不愿松开。
“群众满意就是我们驻村工作的目标和动力。”杜曦明说,在接下来的驻村时间里,他将继续和队员拧成一股绳,让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在杨野河村落地生根,让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见习记者:张鑫潼 记者:陈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