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通过强化帮扶,深耕劳务协作,支持创新创业等措施,抓常抓细抓实就业工作,全市就业态势稳中向好,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0.53万人,创收47.9亿元。
我市实施“就业援助服务月”专项行动,落实就业困难人员“1311”帮扶措施,新开发城镇公益性岗位等,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688人,完成任务8500人的78.7%,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开展劳动力状况大起底、大排查,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形成就业意愿和用工需求动态对接机制。推行“山海联动、山川联动、市县联动”就业促进机制,加强区内重点用工企业岗位对接,7月至8月份,市、县人社部门联动,组成工作组赴甘肃、新疆等地访企拓岗,先后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服务活动,提供就业岗位9.29万个,达成就业意向6992人。深化区域劳务协作,与区外8个市建立劳务联盟,发挥政府引导、劳动经济组织主体作用,有组织输出8.93万人,劳务组织化程度达29.25%。
推广“隆德县观庄乡前庄村劳务经纪人带领群众转移就业”模式,聚焦市内重点工程建设、重点企业用工,促进季节性就近就地灵活就业。推进就业政策直达共享,支持企业吸纳就业、鼓励群众“离土”就业,兑现企业稳岗返还、技能培训、就业创业补贴1676万元,涉及8037人。持续推进“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创业服务”一体化帮扶机制,开展创业担保贷款服务进商场、进企业、进招聘会活动,优化经办流程,压缩办理时间,加强贷款管理和贷后跟踪服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080万元,完成任务1.8亿元的72.6%,培育创业实体1420户,完成任务1410户的100%,创业带动就业5528人,完成任务6500人的85%。完善创业孵化园区服务功能,增强吸纳就业能力,建立创业孵化示范基地3个,推荐自治区级创业孵化示范园2家。
此外,我市对标“五特五新五优”产业发展,确立产业急需紧缺职业工种,实施企业职工岗位提升培训。围绕市场需求和群众意愿,面向就业重点群体开展特色餐饮、养老护理、手工刺绣、种植养殖等方面就业技能培训,培育打造“固原厨师”“六盘家政”“西吉绣女”“泾源家畜饲养工”劳务品牌,着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扩规模”向“提层次”转变,加大中级工以上培训比例,优化技能人才结构。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及载体建设,新推荐自治区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累计培育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自治区技能大师工作室4个,塞上技能大师1人、自治区技术能手11人、 “六盘名匠”7名。 进一步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就业服务载体,建成市级劳动力就业信息服务平台,为175个移民村配备自助终端。市本级、隆德县、西吉县建成零工市场3个,原州区成立“社区零工驿站”,乡镇成立劳务公司或劳务站,在村集体组建劳务队或劳务工作室。设立驻外劳务服务站31家,培育发展劳务经纪人、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持续开展“10+N”就业服务活动,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记者:余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