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田野,西吉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推广研究员田振荣站在垄上,一行汗水顺着脸颊掉到地上。
在西吉县震湖乡孟湾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基地,玉米拔节、大豆翠绿,村民忙着清理杂草,不时向田振荣请教。
“你不掐掉分叉,会影响玉米长势。”
“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就是你种的玉米产量跟往年一样的基础上,保证你家多收一茬大豆。”
面对村民的问题,田振荣一一解答。
今年,西吉县贯彻农业高质量发展理念,在完成常规农业重点项目的同时,实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农业推广种植任务再一次落在奋斗在农技一线30多年的田振荣身上。
带状复合种植对常年进行传统种植的农民来说是个新鲜事,农民是否愿意接受?哪片区域适合种植?全县8万亩种植任务能否按时完成?面对种种难题,他没有退缩,从接到任务的那一刻起,积极奔跑于乡镇村组之间,讲政策、看地形、分任务、教技术……不到两个月时间,就超额完成种植任务。这是他常年扎根农业一线、致力技术创新、用心增产增收的缩影。
服务农民的贴心人
农业技术推广的难点在观念。
2020年3月,田振荣承担了自治区下达的张杂谷13号优良品种示范推广项目,接受任务时距最佳播种期已不到一个月时间。时间紧、任务重,且示范点建设在距西吉县城30公里的兴坪乡兴坪村,交通不便。
接受任务后,天刚麻麻亮,田振荣就背上馍馍和水赶往兴坪村。到村里后,他迅速联系合作社负责人,商议合作、确定地块、挨家动员、培训指导。
刚开始,一些村民借口农活忙,既不参加技术培训,又不落实地块。但田振荣并没有气馁,他耐着性子,跟他们算投入账、成本账、产出账、效益账,让村民安下心来,完成了培训和种植任务。
“要让农民过上好日子,就必须对土地、对农民有感情,真心实意服务农民,做农民的贴心人。”每当遇到困难,田振荣总是这样告诫自己。
开拓创新的带头人
西吉县是宁夏最干旱的县区之一,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农作物经常因出苗不足而减产甚至绝产。蓄住天上雨、保住地中墒是保全苗、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关键。
为解决这一突出难题,田振荣苦心钻研周边省、市旱作农业科研成果,取众家之长,小面积试验研究。在不断实践、反复论证完善提升的基础上,引进示范并形成了符合西吉气候、土壤和生产实践的全膜双垄沟穴播技术,在玉米种植中推广应用,使玉米亩产量从不足350公斤提高到500公斤至600公斤,实现了技术提升和农民增收双赢。
西吉县海拔高,气候冷凉,环境污染少,病虫害发生轻,农民素有种植小杂粮的传统。但由于品种老化、种植技术落后、种植模式单一,农民守着好产业没有好收入。
为了让小杂粮成为农民增收的大产业,2021年,田振荣和同事在吉强镇马营村租赁村民王勇的5亩耕地布设全膜谷子、糜子相关试验,在做好品种优选和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他们和自治区旱作农业专家杜守宇联合开展试验研究。经过精心培育,试验取得成功,并形成了指导全县的技术成果——西吉县全膜谷子栽培技术标准。
在马建乡马建村推广该项技术的时候,遇到了村民的抵触,甚至各种抱怨。长期和农民打交道,田振荣理解大家的担忧。于是,他们与村民签订赔偿协议,免费发放种子和化肥,给大家吃上定心丸。施肥、覆膜、播种,日复一日的烈日下,他们一起劳作在田间,确保技术规范严格落实。
为了减轻劳动量,提高播种效率,为大面积推广奠定基础,他们坐班车到甘肃省会宁县,购买了10台小杂粮畜力穴播机。当天,广袤的田野上演了一场“以劳力代畜力”的“表演”。
他们站在穴播机前,将绳子一圈一圈缠在手上,做出拉纤的姿势,看到村民已经围拢过来,穴播机手一边认真示范,一边反复讲解,待到村民自己操作时,已完成了5亩示范田的种植。
播种后的日子既平静又充满期待。他们租用马建乡粮库的一间房子,放弃节假日,常年蹲守在田间地头,观察、监测谷子从发芽到收获的全过程。
经过7个多月的辛勤耕耘,全膜谷子种植获得大丰收,亩产量达到350公斤,比原来净增200多公斤,亩均增收500多元,项目区村民依靠科技种田致富的信心倍增。村民牛永刚说:“种植地膜谷子,不仅提高了产量,还提高了优质牧草产量,给我们发展养殖业提供了保障,开辟了增收致富的新途径,真是一举多得。”
随后,这一技术在全县推广。西吉县的全膜谷子种植面积两年内迈上10万亩台阶,年增产粮食近2000万公斤,农民年增收4000多万元,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作出了积极努力和应有贡献。
与时俱进的明白人
时代在发展,知识在更新,技术在进步。作为一名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田振荣在工作中也经常遇到各种理论难题和生产实践问题。
他坚持不懈向书本学,并积极参加宁夏大学等高校组织的培训,通过学习,掌握了国内先进农业技术研发推广成果和动态,努力成为理论上的明白人。
正是因为始终保持着这种技术危机感,紧跟时代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升业务能力,田振荣在业内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他先后21次主持和参与实施区、市、县农业科研技术推广项目,引进筛选和推广13个农作物新品种,培训3.2万农民,解决了长期困扰当地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品种单一、农民接受能力差等关键问题。完成旱作节水农业新技术推广126.5万亩,平均每亩增产53.5公斤。这一串长长的数字,是对他职业生涯最好的注解。田振荣先后三次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先后12次获得宁夏科技进步奖和成果登记,先后被授予“全国十佳农技推广标兵”、“塞上农业专家”、“宁夏高层次人才”等称号,并入选自治区“313人才工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记者:王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