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益民的家庭是教育部授予的“全国首批百名教育世家”。五代人,跨越两个世纪,先后有11人投身教育事业。他们辛勤耕耘,无私奉献,为莘莘学子“提灯”筑梦,在固原大地传为佳话——
黄色宣纸铺开,提笔挥毫,一笔一画,写得格外认真,这是在“快手”上昵称为“耄耋老叟益民”直播间里的一幕。
“大家进来后可以谈一谈对书法的看法。”“耄耋老叟益民”一边书写一边向网友发出邀请。很快,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探讨起来。
“耄耋老叟益民”本名赵益民,耄耋之年,戏称“老叟”,足见其乐观开朗的性格。写书法源于热爱,将爱好通过“快手”平台传播出去却源于一次偶然。“现在的人都爱看视频,我也爱看。去年,我试着在‘快手’平台上发布了自己的书法作品,没想到其中一个作品在3天内的浏览人数超过了1万人次。”赵益民说,粉丝量的增长让他喜出望外,更让他有了新的想法。“借助这个平台多发一些书法作品,潜移默化地让大家爱上书法、爱上传统文化,这也是好事一桩。”得知赵益民有这个想法,孙女为他买来了直播架,儿女手把手地教他操作手机,家人的支持增添了赵益民的信心。
更让他底气十足的是他有着近40年教龄的教师身份。
20世纪40年代初,赵益民出生于西吉县什字乡黄沟村。在那个贫困的年代,同为教师的爷爷和父亲便在他内心种下了教书育人的种子。“是爷爷手把手教我识字的。小时候,他常跟我说,当老师好啊,教书育人是一件立功德的事。”赵益民回忆说。
1959年,中学毕业的赵益民听从爷爷的建议,报考了固原师范学校中师班。“爷爷常说:“给别人浇一点水,你起码要有一桶水,甚至更多。”谨记着这句话,在校期间,赵益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学习。
毕业后,赵益民被分配到西吉县偏城小学任教。“那时候的偏城小学,房子是土木结构的,白纸糊窗,只有6名老师和30多名学生。”回忆初当教师的岁月,赵益民侃侃而谈。“到了冬天,学生主动拿来柴火架炉子烤火。有时候实在冷得没办法,就让学生坐在教师宿舍的炕上,我站在地上给他们讲课。那些日子虽然条件艰苦,却是最美好、最快乐的时光。”赵益民说。
此后的39年,赵益民先后在西吉县兴平小学、城关一小、西吉中学等学校任教,并一人身兼数职,既教授多门课程,又担任学校课外科技活动小组辅导员。那时,他需要动手设计缝制学生的演出服装,还要参与绘制教学投影片。“采用幻灯片教学后,我们就自己买凸透镜制作幻灯机。我负责电化教育,又有美术特长,学校的幻灯片大多让我来制作。”赵益民说。
善学习、爱钻研的赵益民也因此荣获“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自治区电教先进工作者”“自治区社会科学工作者”等称号。
在赵益民的影响和熏陶下,他的儿女、孙女等也相继成为了教师。“从我记事起,父亲知识广博,是我的偶像,让我从小在心里埋下了长大后做老师的种子。高考填报志愿时,我便填报了师范院校,决心做一名老师。”现就职于隆德中学的二女儿赵晓燕说。
赵益民的直系亲属里,有11人从事教育工作。“孙女马上毕业了,她学的也是与教育相关的专业。”赵益民说。逢年过节,几代人齐聚一堂,或分享教学经验,或弹奏乐器,其乐融融。
2020年教师节,西吉中学邀请曾在校任职的教师回校聚会。一别多年,当年设施陈旧的学校早已不复存在,入目可见的是宽敞明亮的教室、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这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真是天壤之别啊。”赵益民感慨地说。
2001年,退休后的赵益民有了更多时间专注于自己的爱好。家里的书桌成了他和老伴最喜欢的角落。闲暇时间,老两口潜心钻研书法、临习字帖、弹琴作画。不仅如此,作为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宁夏书画艺术发展促进会会员的赵益民曾在西吉县老年大学担任书法辅导教师,他的书法作品也曾在全国及地方书法展中多次获奖。
2021年9月,赵益民的家庭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首批百名教育世家”,并于次年受邀参加第38个教师节庆祝活动暨全国优秀教师表彰大会。“作为一名山区的普通教师,我能受到如此高规格的表彰,心情很激动。是党培养了我,我更应该发挥余热,多为教育事业作贡献。”赵益民说。
如今的赵益民喜欢穿唐装,也时常参加书法进校园、迎新春赠春联等活动。“有生之年,我想多参加活动,继续发挥余热,让更多人了解书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赵益民说。(余亚丽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