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共富链”,撬动三千万!隆德县“六型联动”让农民腰包鼓起来
“公司保底收购,我们只管放心种!”10月7日,固原市隆德县沙塘镇十八里村村民王永富的这番话,道出了许多农户的心声。他们不再“单打独斗”,而是通过“嵌田托底”“三零共富”“六型联动”等联农带农新机制,转变为标准化生产基地里的“产业工人”。这一转变,正是隆德县创新利益联结机制的生动体现。目前,该县928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有效带动6774户农户,共同分享发展带来的红利。
位于六盘山冷凉蔬菜产业核心区的十八里村基地,龙头企业宁夏汶轩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与农户建立起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并划出总面积20%的“嵌田”,定向吸纳该村86户农户参与种植。“我们来隆德种菜心已有13年了,产品深受市场欢迎。”公司负责人李顺建介绍,公司提供统一种苗、农资、技术、管理、销售的“五统一”全程托底服务,签订的保底订单,化解了农户“种难、卖难、价廉”的担忧。2024年,该基地在实现年产蔬菜约2500吨的同时,更创造了118个长期就业岗位,使务工人员年均稳定增收1.5万元以上。
农户在辣椒基地喷药。
不同于“嵌田托底”的空间嵌入,“三零共富”模式旨在为农户扫清创业门槛。沙塘镇新民村村民张志琴便是受益者之一。她在宁夏玉禾清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基地务工的同时,还通过“零成本供棚、零风险技术、零门槛销售”的“三零共富”模式,自己种植了3400棒香菇。“务工每月工资有近4000元,加上自己种菇,年收入能有四五万元。”张志琴说。目前,该模式已带动隆德县发展食用菌2000亩4000万棒,成为户均增收1.54万元的高效产业。
从菜地到菌棚,隆德县系统构建了“龙头带动、农文旅创收、股份经营、绿能撬动、稳定就业、劳务输出”的“六型联动”机制,为农民开辟了多元化的增收路径。在肉牛产业,通过入股分红、托管代养等方式,直接带动1826户农户,实现户均增收6100元;在农文旅领域,通过打造44家精品民宿和农家乐,成功带动1200余名农民实现就近就业;在光伏产业,则为381户农户带来户均增收4121元的稳定收益。
一系列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为农民带来了真金白银的实惠。据统计,今年以来,隆德县通过深化联农带农机制,已实现农户增收3031.64万元,户均增收4475元。
相关新闻
-
新集乡举办农民篮球运动会
[2025-10-10] -
丰湾村百余亩西葫芦迎丰收
[2025-10-10] -
黄河水顺着管道“爬”上旱塬!“致富水”流进西吉县甘井村
[2025-10-08] -
彭阳县多元发展带动1.5万户农民增收1.2亿元
[2025-10-08] -
彭阳县“三招儿”让苹果更甜百姓更富
[2025-10-07] -
一条“共富链”,撬动三千万!隆德县“六型联动”让农民腰包鼓起来
[2025-10-07] -
【两化一振兴 塞上谱新篇】西吉"牛代办"带火肉牛全产业链
[2025-10-06] -
隆德县民宿一房难求
[2025-10-05] -
彭阳县完成首批保障性租赁住房分配
[2025-10-01] -
2025年固原市残疾人体育进家庭项目在泾源县启动
[2025-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