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山下,那抹迷彩中藏着最动人的坚守
9月4日,武警固原某部组织队列训练,强化官兵作风纪律。
在武警宁夏总队固原某部,有这样一个中队,它有着光荣传统和辉煌历史。它诞生于炮火连天的解放战争时期,和平年代多次参与重大建设任务,先后2次被武警部队党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7次被总队党委表彰为“先进党支部”,先后荣立集体二等功7次,集体三等功14次。建队77年来,它如同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始终践行着红色信仰与担当,在六盘山下高高飘扬。
9月1日清晨,晨光熹微。中队里进行着一场特殊的点名。“杨钧!”“到!”“康行凯!”“到!”......6名即将退伍的老兵,用最洪亮的声音最后一次答“到”,他们眼眶泛红,依依不舍地将自己的训练秘籍留给战友。“3000米跑过弯道要加速”“单杠卷身上发力点在腰腹”“站哨时要多留意墙角盲区”一句句叮嘱,是中队延续多年的“传帮带”传统,也是这个连续18年被总队表彰为“基层建设标兵中队”最动人的日常。
走进中队营区,砖铺的环形跑道旁,榆树墙被修剪得整整齐齐,小花园里的月季开得正艳。谁能想到,这里曾经飞沙走石,环境艰苦,“当年没有现成的训练场,官兵们就推着小推车,从周边工地捡回5万多块方砖,一块一块铺出了这条580米的跑道。”中队指导员宋子琪指着跑道上的砖缝说。2019年夏天,为了让大家放开手脚训练,拥有一个达标的长跑训练场地,时任中队指导员的杨文男带着支部成员跑遍了附近的砖窑和工地,收集了200多立方米建筑废料,利用休息时间顶着烈日砌砖铺道,3个月后,崭新的跑道亮相时,不少战士感慨:“这跑道上的每块砖,都藏着咱们‘以队为家’的劲儿!”
“自力更生、精益求精、以队为家”是这支中队延续多年的优良传统,更是它屡屡被评为先进的“秘诀”之一。修建营区、种树栽花、洒扫除尘,所有的维护管理都是官兵亲自动手。站岗执勤、战备训练、迎检考核,一切活动都以中队为“主心骨”,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逐渐形成了“铭史励志、惜荣奋进、苦中作为、无私奉献”的建队精神,尽管中队党支部换了一届又一届,官兵走了一茬又一茬,但中队建设发展的脚步从未停下,艰苦奋斗的作风从未改变。
中队驻地位于“苦瘠甲天下”的六盘山北麓,这里海拔高,气候寒冷,土壤干旱,曾经的营区寸草不生,经常停水断电,条件十分艰苦。但历代中队官兵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自力更生,苦中作为。如今的营区,有干净的自来水井,有宽敞的环形跑道,有战士们自己种植的菜园,这些“以队为家”“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源于中队赓续不变的红色血脉。他们以红军为榜样,在传承红色基因中铸忠诚、强信念。
这份忠诚和担当,还要从中队的红色家底说起。这支中队诞生于解放战争的烽火硝烟中,前身是西北野战兵团工兵八连。先后随团参加了解放战争、援建新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国际援建等重大任务,曾被新疆军区授予“功臣模范连”荣誉称号。1949年虎头山战斗(今陕西户县东南处),官兵们冒着零下20℃的严寒,饿着肚子在雪地里构筑工事,靠着“猛打、猛冲、猛追”的劲头,打退了数倍于己的敌人。1982年内蒙古坑道施工,一排长刘战群为保护战友,在塌方中壮烈牺牲,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如今,这些故事被写进教案、挂在荣誉墙上,新兵下队的第一堂课,就是在荣誉室里听老班长讲“功臣模范连”的来历。第一次宣誓,要在营区前的祁家堡红一军团指挥部旧址驻地遗址前庄严宣誓,接受红色教育的第一课。
1983年连队转隶武警部队后,主要担负固原监狱看押任务。“猛打、猛冲、猛追”的战斗作风,“一颗红心两只手,自力更生样样有”的勤俭作风,“身先士卒、先人后己”的干部觉悟等八大优良传统代代相传,成为中队厚重的历史底蕴,为中队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红色基因不是挂在墙上的,要刻在骨子里。”已在中队服役16年的一级上士刘巧亮,最懂这份传承。2023年年初,他主动请缨负责新兵专勤专训,发现新兵小李3000米跑总是掉队,训练时总低着头。刘巧亮没有批评,而是每天陪着小李加练,跑不动时就拽着他的胳膊喊:“想想虎头山的前辈,这点苦算啥!”看到小李动作不标准,他跪在地上示范,膝盖磨破了也不在意。小李进步0.5秒,他就在全排面前大声表扬。最终,小李不仅顺利通过考核,还成了训练骨干。刘巧亮常说:“身在兵中,兵在心中。”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中队,像刘巧亮这样的“身边榜样”还有很多。“优秀执勤哨兵”徐健、执勤维稳先进个人徐洪明……在履行使命任务中,中队官兵始终把备战打仗放在心上,把忠于使命刻在心里。
“为何能连续18年当标兵?答案就在‘一切工作到支部’这几个字里。坚持重大问题集体研究、群策群力,任务攻坚带头示范、冲在一线。”中队长王文锦介绍,他们总结创新的“执勤五法”在全总队推广使用。同时,将队史中的经典战例搬进课堂,教育官兵赓续“猛打、猛冲、猛追”的精神。正是靠着这样的凝聚力,中队不仅连续5年获评“四铁”先进单位,还实现了连续41年安全无事故,先后有27名官兵在军事竞赛中摘金夺银。
夕阳西下,中队的操场上,战士们正在进行战术训练,跑道旁的榆树墙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这支队伍的故事。从战火纷飞的年代到和平维稳的哨位,变的是任务,不变的是代代相传的忠诚与坚守。六盘山下,这面“标兵中队”的旗帜,正迎着风,猎猎作响。(见习记者:姚亚婷 记者:安磊)
相关新闻
-
六盘山土特产有了“国际范”
[2025-09-16] -
固原这场研学活动让文化传承 “活” 起来
[2025-09-15] -
奋进"十四五"书写新宁夏|"十四五",宁夏综合实力上新台阶
[2025-09-15] -
13支代表队将在4天内激战27场!固原市“村BA”热血开赛
[2025-09-12] -
六盘山下,那抹迷彩中藏着最动人的坚守
[2025-09-12] -
徒步40余公里 彭阳县第三中学700余名师生共上“行走的思政课”
[2025-09-10] -
冶家村之约:年年夏日燕归来
[2025-09-06] -
破水困 兴水业 活水权——看固原如何点“水”成“金”
[2025-09-04] -
2000万元!宁夏连续两年下达河湖长制激励资金
[2025-09-04] -
我市中小学校迎来开学季
[2025-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