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投资+科技”三轮驱动 推动中阿农业合作向纵深发展
8月29日,在第七届中阿博览会农业国际经贸合作交流会农业经贸规则高端对话现场,“贸易”“投资”“科技”成为与会嘉宾热议的焦点。
“为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需着力降低制度性成本,强化双边在贸易标准特别是SPS(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领域的协同与认证互认,这是提升通关效率、降低隐性关税的核心手段。”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于爱芝系统阐述了她对深化中阿农业合作路径的思考。
高端对话现场。
在投资领域,于爱芝建议“强化载体,补短板,促联动”。面对共同的粮食安全与资源可持续利用挑战,她提议中阿共同探索设立粮食与农业发展基金,以撬动投资便利化与可持续发展。
科技合作被视为破解资源约束、升级合作模式的关键。于爱芝指出,中国在应对干旱、半干旱环境方面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可供阿拉伯国家借鉴。“未来中阿农业合作应超越单一的产品贸易,转向以种子、化肥、农药、农机数字化为核心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输出。”于爱芝表示,这不仅是技术交流,更是推动农业贸易从产品向服务升级的重要途径。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于爱芝:“未来中阿农业合作应超越单一的产品贸易,转向以种子、化肥、农药、农机数字化为核心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输出。”
当前,全球农业体系正面临深刻变革,保障粮食安全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议题。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市场研究中心主任韩一军认为:“通过机制创新、载体建设与技术驱动,中阿农业合作正迈向全产业链融合、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贸易先行,投资跟进’是普遍规律,但投资的价值远不止于资金本身。投资带来的技术、管理等乘数效应和扩大效应更为珍贵。”
相关新闻
-
中阿旅行商对接洽谈会签约14个项目
[2025-08-31] -
“贸易+投资+科技”三轮驱动 推动中阿农业合作向纵深发展
[2025-08-31] -
中阿共绘节水合作新蓝图 首份发展与合作展望报告正式发布
[2025-08-30] -
塞上江南
[2025-08-30] -
中阿标准化及知识产权对接交流活动在银川举行
[2025-08-30] -
引水上山种彩椒 低产田变“增收宝”
[2025-08-30] -
非遗焕新彩 绣出“致富路”
[2025-08-29] -
我市选手在自治区文明实践宣讲交流活动中获佳绩
[2025-08-29] -
我市28家企业亮相中阿博览会
[2025-08-29] -
中阿“丝路电商”产业对接会举行
[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