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息诱惑难挡!宁夏警示:群众风险意识薄弱成防非“最软肋”
8月15日,记者从自治区防非打非办获悉,尽管线上宣传覆盖超620万人次,投放了海量广告,开展了上百场活动,发放了14万份宣传品,宁夏在防范非法金融活动中仍面临一个棘手的“内因”——部分群众风险意识淡薄,对高息诱惑缺乏“免疫力”。自治区防非打非办在2025年上半年工作报告中,将“群众风险意识较弱”列为当前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并警示这已成为非法集资滋生蔓延的深层土壤。
部分群众,尤其是风险识别能力较弱的老年群体、投资渠道有限的群体,对资产保值增值的焦虑感上升。不法分子正是利用这种心理,以“高回报、保本保息”等极具诱惑力的承诺,轻易突破了部分人的心理防线。“抱着侥幸心理”“别人能赚我为什么不能”等想法,使得不少人即使看到警示宣传,仍不断上当受骗。
宁夏计划在宣传教育上实现“三重升级”:通过真实惨痛的案例复盘、深入浅出的算账对比、模拟沉浸式体验,着力破除“一夜暴富”幻想,强化“天上不会掉馅饼”的认知。
在继续做好大众宣传的同时,重点锁定高风险人群,如针对老年人,联合社区、养老机构、老年大学开展“贴身”宣传和家属教育;针对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者,通过工商联、行业协会解读常见融资陷阱;利用学生开学季,在高校开展“金融安全第一课”,增加互动性、参与性强的活动。组织开展“身边人讲身边案”活动,让受害者或家属参与警示宣讲,让宣传更接地气、更具说服力。
自治区防非打非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提升全民金融素养和风险意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引导公众树立理性投资观念,认清非法金融活动的本质和危害,从源头上压缩其生存空间,真正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