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精剪”育新苗 泾河源镇中心小学十年传承非遗剪纸文化
“文化传承要从娃娃抓起,看到热爱剪纸的孩子们,就看到了非遗文化传承下去的希望!”5月8日,在泾源县泾河源镇中心小学剪纸教室内,61岁的自治区级非遗剪纸项目传承人于福琴看到满教室的学生开心地说。近10年来,每周一次的剪纸课已成为这所百年老校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稚气未脱的学生从于福琴手中接过文化传承的接力棒,创作的精美作品挂满了墙。
泾河源镇中心小学始建于1906年,百年积淀让学校对传统文化教育十分重视。为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2016年,得知自治区级非遗剪纸项目传承人于福琴刚好居住在泾河源镇涝池村,离学校较近,学校便邀请她为学生授课。
刚开课,不少学生主动来上课,课程首期人数有80多人,一间教室都挤不下。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校最终选择将剪纸作为非遗特色课,同时,于福琴也被学校聘请为专职美术教师,她十分珍惜这次重返校园的机会,担起了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剪纸涉及绘画、剪、刻等技艺,要向学生系统地传授这些知识,就要摆脱民间简单的一对一教学方式。在自治区教育厅和学校支持下,于福琴多次前往江苏南京等地进行剪纸文化相关培训,提高理论素养,适应学校的教育模式。回来后,她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教学中,首先讲解剪纸作品的符号元素和文化含义,再循序渐进传授剪纸技艺,使这一课程更全面,也便于学生理解。
为了将非遗剪纸课持续开展下去,学校历任校长都将其纳入课后服务体系,鼓励师生创作剪纸作品,支持他们参与各类作品展,不断增强学生自信心。学生对非遗文化的认识不断加深,同老师共创了许多优秀作品,内容涵盖巍峨雄壮的六盘山、活泼可爱的动物和生动逼真的人物肖像等。2021年,学校的作品在全区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荣获艺术实践工作坊小学组三等奖。
此外,课程也为学校赢得了诸多荣誉,2020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第二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2022年,被固原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剪纸”传承保护基地。非遗剪纸课培养了深厚的师生情谊,时常有毕业生返回母校看望于福琴,与她交流剪纸技艺。
泾河源镇中心小学教务主任冯倩告诉记者,今后学校会将非遗剪纸课长期开展下去,挖掘更多有天赋和兴趣的学生,让非遗文化与教育结合得更加紧密,将非遗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记者:兰婷婷 赵昱杰)
相关新闻
-
西吉县食用菌产业跑出 “加速度”
[2025-05-16] -
一场别开生面的“庄头会”
[2025-05-16] -
种植规模达6.5万亩!“隆德菜”进军高端市场受青睐
[2025-05-16] -
十年“精剪”育新苗 泾河源镇中心小学十年传承非遗剪纸文化
[2025-05-16] -
西吉县法律顾问进乡村解民忧
[2025-05-16] -
闽宁劳务协作共叙新时代“山海情”
[2025-05-16] -
“安家”在新和
[2025-05-16] -
泾源县16家企业携特色农特产品亮相厦门
[2025-05-16] -
彭阳县政务服务再升级
[2025-05-16] -
寨科乡进村入户开展联合防火宣传
[2025-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