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巧搭议事协商“桥梁”提高基层治理质效
近年来,我市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议事协商理念,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协商活动,分层分类精准协商,创新村级议事协商方法,推动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城乡社区协商新格局,极大提高了基层治理质效。
“今天太高兴了,我们终于要有活动场地了。”3月12日,原州区北塬街道文化巷社区居民郭富霞激动地说,在她参与协商下,山城文苑小区没有独立活动场地的问题终于得到解决了。“针对山城文苑小区居民没有活动场地的问题,我们组织网格员、小区物业、共建单位多次协商、广泛征求居民意见。”文化巷社区党支部书记高冠茹介绍,经过协商,最终确定将二医院家属院和山城文苑小区之间的墙体打通,安装小门,两个小区共用一个活动场地,小门按时开关,并在两个小区分别安装摄像头,这样既方便了群众也有利于管理,大家都很满意。
为了让基层治理有力度更有温度,我市坚持党建引领,发挥村级党组织引领作用,横向构建以村(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村(居)委会抓落实、便民工作站抓反馈的责任体系,纵向建立“村(社区)党组织—党小组—小区党员代表及村民代表”的组织架构,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的议事协商格局。同时,坚持议事协商制度先行,成立议事协商组织机构,组建866支村(居)民议事队伍,制定村级议事协商工作指南,通过党组织听取意见、调查论证、村(社区)“两委”研究、党员大会讨论、议事协商会表决等程序处理村级重大事项,为村级议事协商构筑了坚强堡垒,进一步提升了基层群众自治水平。
此外,我市通过网格化管理强化精细服务,由党员、村民小组长、小区楼栋长等网格员担任议事协商处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搭建网格议事协商平台,收集村情民意、宣传政策法规、调解矛盾纠纷。2024年以来,引导群众议事协商5863次,参加议事协商人员3.25万人次,解决实际问题3102件。同时加强民主监督,全面落实党务、村(居)务、财务“三公开”制度,推行村级党组织研究涉及群众享受低保、社会救助等惠民政策的决策事项依法及时公开。深入推进村民代表会议提出议案、民主议定、公布告知、组织实施、监督落实区、市、县、乡(镇)四级督查指导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实现议事协商从提案征集到协商结果公示公开化、规范化,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积极性,进一步夯实了基层治理基础。(见习记者:张鑫潼 记者:陈佳文)
相关新闻
-
我市优化登记服务为特色产业注入新动能
[2025-11-12] -
我市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项目进展顺利
[2025-11-12] -
宁夏师范大学“花儿”合唱团将亮相国家大剧院
[2025-11-12] -
奋进“十四五” 书写新画卷丨冷凉蔬菜全链升级的富民密码
[2025-11-12] -
基层一线看发展丨药材是苦的,产业是甜的
[2025-11-12] -
构建全方位服务体系 原州区为残疾人群体点亮希望之光
[2025-11-12] -
我市成功养殖南美白对虾 开辟渔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2025-11-11] -
宁夏行政复议打通便民惠企“快车道”
[2025-11-11] -
宁夏体育旅游季户外赛事带动3.42亿元文旅消费
[2025-11-11] -
与天争时与雨赛跑:原州区全力守好群众“粮袋子”
[2025-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