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青石村敢拼敢闯的年轻人
仲春时节,春寒料峭,但挡不住泥土深处根系苏醒的响动,一切都向着温暖与生机迈进。
3月10日,原州区开城镇上青石村,街道两侧店铺鳞次栉比,果蔬、牛羊肉、农具、饲料等应有尽有,店主们热情地招呼着每一位顾客,邻里之间亲热地打着招呼,买东西时聊上几句家常,温馨又亲切。
村民康建明的粮油店里格外热闹。3年前康建明转行干起粮油生意,如今不仅将粮油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更创新开拓了饲草加工业务。店铺旁的空地上,粉碎机、打包机发出轰鸣声,颗粒饲料与定制半成品堆满仓库。
肯学习、肯动脑筋,康建明的经营之道随行就市,“做生意得比市场快半拍。”这位新农人滑动手机屏幕展示着他的“云端生意经”——通过微信、快手搭建的信息平台,不仅畅通采销渠道,还把服务半径延伸到十里八乡,“凡是订货的,统一送货到家。”康建明擦擦额头上的汗珠,“现在做生意,服务就是竞争力。”正是这种务实与创新的精神,让他赢得了好口碑。
过了街道往南走一公里,来到村民马龙家。
宽敞明亮的牛棚里,弥漫着青贮玉米的清香,马龙正与广东客商视频通话,镜头扫过膘肥体壮的安格斯牛群,对方满意地点点头,“你供货,我放心。”这个年轻的“90后”小伙在牛价低迷期逆势扩张,专攻高端雪花牛肉市场。“这种牛体格健壮,油脂丰厚,是南方特别是潮汕地区人的‘心头好’。”马龙的底气不仅来自近10年的养牛和贩牛经验,更来自他的诚信经营之道:严格筛选牛源、合理定价、公平交易。
从单打独斗到成立合作社,从赊欠起步到月供沿海,马龙一路摸索,把生意做到了人前头,现在他与广州企业签订了长期稳定输送合同,每个月拉运300头牛南下,辐射带动了本村本镇以及原州区的部分乡镇,还帮助相邻的彭阳县古城镇养殖户稳定增收。
在上青石村,像康建明、马龙这样的年轻人有很多,他们有的种大棚,有的当砖瓦工,有的当挖机司机,收入有多有少,但是他们身上都有共同的品质: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在他们看来,只要肯下功夫、善于钻研,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如上青石村党支部书记马小军所说:“他们身上有祖辈肯吃苦的韧劲,好时代好政策还为他们插上了翅膀,让他们敢放开手脚大干一场。”(记者:李慧 封聪 李兴 见习记者:潘辉)
相关新闻
-
隆德县多点发力织密大气污染“防护网”
[2025-11-15] -
“小鸡蛋”做出“大文章” ——彭阳县供销社打通“朝那蛋”出村进城路
[2025-11-15] -
泾源新旗村:首单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撬动“流量”变“留量”
[2025-11-14] -
原州区智慧水网打通城乡供水“最后一公里”
[2025-11-14] -
彭阳辣椒的产业蝶变
[2025-11-14] -
央媒看固原丨宁夏隆德:乡村振兴路上“薯”光正好
[2025-11-14] -
泾源县用水权交易再添新成果
[2025-11-13] -
隆德县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2025-11-13] -
彭阳县“山水工程”弥合生态“裂缝” 总投资12.8亿元 修复总面积73.2万亩
[2025-11-12] -
中河乡两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正酣
[2025-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