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笔为渡》是本土作家郭文斌的一本散文集,里面收录了他的40余篇散文。不少篇章都与春节、中秋这些传统节日有关,既能诗意解读节日,又能让我们找到精神源头。
郭文斌的文字特别纯净,看问题角度深刻,传递的情感细腻。读他的散文,就像跟着他穿越千年时光:除夕守岁的烟火气,藏着人们对时间轮回的敬畏;过年的红剪纸,是民族记忆的象征;中秋团圆饭,背后是天地人伦的道理。
在写作中,郭文斌主张回到历史、回到经典、回到传统、回到生命原点。用他的话说就是“回到我们本有的”。他一直坚持“返本开新”的创作理念,觉得写作既要扎根传统,又要追求更高精神层面。书写传统与乡村、节令与风俗自然成为他作品的叙述内容和线索。在《守岁》里,他深挖年俗含义,围炉夜话是亲情的凝聚,也是生命火种的传承;压岁钱的红包,藏着古人对时间增值的想象。他把日常习俗变成文明密码,让传统文化在我们心里“复活”。
郭文斌认为,好的写作不是灌输道理,而是唤醒读者心中的智慧。在《大年:中国人的心灵底片》里,他把门神比作心灵守护者,把爆竹声比作驱赶心魔的力量。这种写法很有禅意:给被物欲困住的我们,送来一把钥匙,打开心锁。
现在很多人说“文学已死”,但郭文斌用作品反驳。读他的散文就知道:不是传统在消失,而是我们没了感受传统的心。他用文字深耕文化,让节气唤醒记忆,让民俗安顿灵魂。从本书中,还能看出郭文斌的文学理念。他觉得作家写传统,是帮读者找回家的路,也是给自己的精神洗礼。这些文明碎片经他加工,变成照亮心灵的宝贝。在这个快节奏时代,让我们跟着他的文字,开启寻找心灵故乡的旅程,用被唤醒的传统记忆,对抗生活的空虚;用被发现的文明密码,滋养我们的未来。(推荐人:余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