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申遗成功背后的宁夏固原元素
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该项目申报由全国各省(区、市)共同推动,固原市西吉县报送的“春节(六盘山区春官送福)”作为“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的一个子项目,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春官无品不算官,手摇羽扇说平安。家家门前说一段,句句吉祥庆丰年……”春官送福作为社火表演的重要环节,深深植根于春节的庆祝传统之中,是新春佳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六盘山区春官送福传统源远流长,这一民间口头创作以四句七言诗的形式呈现,采用当地方言,合辙押韵,通俗易懂且充满乡土风情。它不仅传递着新春的美好祝愿,还通过比喻、拟人和夸张等修辞手法以及幽默风趣的内容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此外,春官词也承载着礼仪、社会与家庭美德的教育意义。
在西吉县,《三堂》《五福堂》《十盏灯》《十杯酒》等春官词传统段子广泛流传。作为自治区春官词代表性非遗传承人,胥劲军有一项进行了20多年的工作——民间春官词搜集。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胥劲军的童年正值农村娱乐活动匮乏的年代。每年春节,社火表演成为村民们最为期盼的文化盛宴。6、7岁时,他首次目睹“春官”的激烈对决,韵律十足的词句和紧张的氛围让他深深着迷。每逢社火,他便追随队伍走村串户,只为多听一会儿春官词。在耳濡目染中,胥劲军不仅掌握了春官词的内容,还能模仿吟唱几句。老一辈的春官见他对春官词充满热情,便开始传授说词技巧给他。初中毕业后,胥劲军已能独立带领社火队进行演出。
作为民间文学的“活化石”,春官词因口头传承易失。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胥劲军开始走访周边市县村落,搜集更多资料。数十年来,胥劲军在六盘山及陇东地区挖掘整理,整理完成《西吉春官词》,收录2000多首民间春官词。“我的《六盘山区春官送福》已完成20多万字,并且改了5稿,现正在完善过程中。”胥劲军说。
春官词不仅是乡村文化的瑰宝,也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
固原市西吉县报送的“春节(六盘山区春官送福)”作为“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的一个子项目,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近年来,西吉县持续探索非遗“活态传承”,整理出版了《西吉春官词》《六盘山区春官词研究》《六盘山区春官词图录》,制定出保护、传承、发展计划。抢救性地挖掘、整理出了一大批濒临灭绝的古老春官词,并整理成册。目前已挖掘古老的春官词2000余条,创新创作出春官词3000余条。
此外,西吉县还组织成立了“西吉春官词学会”,学会的区、市、县级“春官词传承人”和不定级别春官词传承人150多人经常性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同时,通过学术交流、讲授、民间演出、非遗进校园等形式开展传承活动。
今年,西吉县全县各学校有序开展春官词课堂教学。由“西吉春官词学会”牵头,有组织、有计划每年培养春官词传承人100名,选派外出交流实践活动并创作出题材新颖的新时代春官词舞台艺术作品。“明年,我们计划开展六盘山区春官词民俗文化学会展演,培训,比赛等活动,通过建设西吉县春官词研学交流中心,让更多人了解春官词。”西吉县文化馆馆长刘力群说。
相关新闻
-
宁夏山区村干部川区“求学记”:“我想在西海固的水里养螃蟹”
[2025-09-18] -
宁夏作家张学东作品《蛇吻》《 家犬往事》在俄罗斯受热捧!
[2025-09-17] -
一对福建教师夫妻的“山海之约”
[2025-09-17] -
固原康养之旅何以暖心又安心?
[2025-09-17] -
两化一振兴 塞上谱新篇 | 既保障“住有所居”也推动“住有优居”固原市“保障+市场”双轨制住房体系让城市更有温度
[2025-09-17] -
全市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总决赛收官
[2025-09-16] -
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 | 涵盖32类194项内容 固原市2025版“一业一册”合规清单推动服务“跑在”风险前
[2025-09-16] -
隆德县李士村:分红大会暖民心 文明新风促振兴
[2025-09-15] -
何杰东京世锦赛顺利完赛 在国内选手中排名第一
[2025-09-15] -
建筑垃圾“变身”
[2025-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