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村里话幸福
11月19日,走进原州区黄铎堡镇丰泽村,马买彦家新翻修的院子格外引人注目,小院铺贴了彩色防滑瓷砖,处处透着喜庆。马买彦忙着打扫卫生。“盖房、装修花了20多万元,前院住人,后面是牛棚和菜棚。”马买彦高兴地介绍着自己的新院子。
马买彦的丈夫常年在外务工,她在家养牛、种植蔬菜。“只要人勤快,一年能收入10多万元,日子越来越好了。”马买彦说。
丰泽村是“十二五”县内生态移民安置点。移民主要来自黄铎堡镇张家山村、羊圈堡村和彭堡镇马东山村,现有238户915人。“以前羡慕城里人的生活,现在我们也很幸福,住得宽敞,娃娃上学、老人就医样样都方便。”马买彦说起现在的日子,满脸喜悦。
村民兰晓红家的日光温室里,嫩绿的黄瓜挂满藤蔓。兰晓红穿梭在瓜藤间,梳理藤蔓。“我们村的蔬菜不愁销路,黄瓜每周可以采摘两次,每次200多公斤,卖600多元。这棚黄瓜可以摘到明年三四月。黄瓜种完接着种甜瓜,一年四季棚不闲。”兰晓红忙碌中透着幸福。
丰泽村主要以养殖、种植、劳务产业为主,现有日光温室166栋,拱棚40栋,牛饲养量1100余头,羊饲养量1680余只。2023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万元。先后获得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村、自治区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同样是移民村,和润村村民过日子也不甘落后。
走进白墙青瓦的庭院,村民罗志花家干净整洁。罗志花种了一栋大棚,养了十几只羊、两头牛,丈夫在村里湖羊养殖场务工,一年下来收入近10万元。谈到现在的生活,罗志花有说不完的话:“和以前相比真是天壤之别。现在,家家户户用上了清洁能源、自来水,公交车通到家门口。去年通了天然气,现在做饭、取暖既干净又方便,一个冬天花3000多元,和买煤差不多。政策真是好。”
和润村580户居民均来自原州区东部山区的炭山乡和寨科乡,其中,234户村民每户配套1栋日光温棚,346户村民每户配套1栋圈棚和2亩地。依托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闽宁协作帮扶资金、国铁集团帮扶资金,和润村先后建成湖羊养殖场、肉牛养殖场,带动群众发展养殖产业,逐步形成“牛羊养殖、温棚种植、劳务输出”多业并举的发展格局,2023年全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万元。
搬出大山天地宽。“移民群众非常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计划要利用好须弥山在我们辖区内的优势,在须弥山沿线打造旅游驿站和文旅街道,通过发展文旅产业,进一步增加百姓收入。”原州区黄铎堡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志怀说。(记者:张淑玲 何恩波 张利锋)
相关新闻
-
泾源首批50名乡村“CEO”学成归来:为“牛菌蜂”精打细算 给村集体谋划长远
[2025-10-28] -
两化一振兴 塞上谱新篇 | 雨中抢出粒粒粮 固原市超七成秋粮已归仓
[2025-10-21] -
脱贫这些年丨“牛产业”托起群众好日子
[2025-10-15] -
上金村分金
[2025-09-26] -
一地多收 四季生金
[2025-09-25] -
蒿店古村落:修缮焕新颜 传承续文脉
[2025-09-25] -
早起赶固原丰收大集
[2025-09-22] -
甜了企业 富了农民——泾源县中蜂产业“酿”出乡村振兴新愿景
[2025-09-19] -
闽宁协作助宁夏泾源:小菌菇撑起大民生
[2025-09-17] -
“黄金叶” 托起乡村共富梦
[2025-09-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