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便民利民又增收
这段时间,马铃薯进入收获期,西吉县兴平乡马沟村村民高建贵信心满满。
高建贵是马沟村羊圈家庭农场负责人,去年村里1200亩耕地被改造成了高标准农田,高建贵承包了其中480多亩地种植马铃薯和玉米。“高标准农田有灌溉设施,用水方便,因为这一点我才决定承包土地种植的。”高建贵说。一个多月前,马铃薯处于茎块膨大期正需要水时,高建贵及时打开滴灌带阀门,为马铃薯“解了渴”。
这1200亩高标准农田在马沟村的东梁山上,此前一直是旱地,山底下虽然有一处淤地坝,水源充足,但地势复杂危险,无法利用。天旱地里庄稼急需用水时,村民只能盯着水坝中的水干着急。
为了提高耕地效益,增产增收,在政府支持下,马沟村去年平整1200亩土地,建了圆形蓄水池、安装了贴片滴灌带、铺设了砂砾石田间道、建设了生产路……有效解决了引水上山的难题。
高标准农田建成后,种植和生产更加便利。有3家合作社承包了土地,种植了920亩玉米和280亩马铃薯,每年每亩土地支付租金120元。附近村民也能在合作社的种植基地务工,多了笔实实在在的收入。
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提高了土地效益,每亩土地产值由原来的600多元提升到现在的1000元,还拓宽了上山的生产道路,方便了老百姓在山上种地。对此,村民丁旭涛受益颇丰,感受最深。前几年,丁旭涛返乡务农,发现移民搬迁后东梁山上不少土地闲置撂荒,长满了野草,于是他决定垦荒种植,然而耕地都在山上,山路又窄又崎岖,旋耕机等比较大的农机很难开上去。去年,高标准农田建成后,附近的生产道路变宽、变平坦了,丁旭涛开着旋耕机上山开垦了400亩荒地,今年种植的糜子亩产达到400斤,闲置土地得到了有效利用。
马沟村村支书刘景源说,村里还安排了专门的管护员,管理和养护高标准农田灌溉等设施,确保高标准农田设施正常运行,保障农民增收。(见习记者:兰婷婷 记者:王曦 余飞龙)
相关新闻
-
2025年医疗保障基金监管集中宣传月活动启动
[2025-04-11] -
为咱老百姓点个赞丨固原有位“心灵魔法师”
[2025-04-11] -
特写:西海固有位马斯诺“公爵”
[2025-04-01] -
首批运营合格证颁发 中国低空飞行开启“载人时代”
[2025-03-30] -
地震进入活跃期?震后如何自救?专家详解
[2025-03-30] -
30年我们为什么要走下去
[2025-03-29] -
走下去就是最好的抵达
[2025-03-29] -
三言两语|交通文明是城市文明的镜子
[2025-03-29] -
三营镇500亩黄芪采挖忙
[2025-03-26] -
雁岭社区“小哥先锋”积极参与基层治理
[2025-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