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这位农民富不忘本,怀揣感恩心资助大学生,4年捐助金额近16万元!
“爸,如果你退休了,我会把捐资助学的事接着干下去。”
4月25日,泾源县新民乡先进村村民禹光荣说,儿子的这句话,让他觉得自己干的这件事是值得的。
禹光荣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几亩薄田养活着一家四口。两个儿子陆续长大上学后,生活越发捉襟见肘,他决定外出务工挣钱供两个儿子读书。
在陕西割过麦子、在内蒙古下过矿……1991年,禹光荣开始四处打工,期间,他曾想过学一门技术,可文化底子太薄。
大儿子考上大学那年,禹光荣人前高兴人后愁:“好几千元的学费从哪来?”
正在一筹莫展之际,宁夏燕宝慈善基金会伸出援手,同时,银川一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也给予了帮助。
禹光荣说,正是在这些好心人的帮助下,他的两个儿子才能读完大学,顺利毕业。
年龄大了,禹光荣决定结束外出务工生涯。先进村是泾源县中药材种植重点村之一,他决定回村种植中药材。2017年,禹光荣贷款46万元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流转了500亩土地种植刺嫩芽、无刺花椒、芍药、连翘等从事野生中药材种子驯化繁育。
禹光荣在野生中药种植大棚内工作
驯化繁育野生中药材种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禹光荣报着极大的希望播下种子,收获的却总是失望。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尝试,46万元贷款外加从亲朋好友处筹集到的共68万元钱款,就要打水漂了,禹光荣产生了放弃的想法。“如果野生中药材这么容易驯化,别人早成功了。”泾源县科技局农技人员常志福的一句话让禹光荣醍醐灌顶。
经过不断努力,禹光荣终于克服种种困难成功驯化野生中药材种子。2020年,合作社开始盈利。
这几年,随着村里人逐渐富起来,很多人家盖了新房,禹光荣家的房子已32岁“高龄”。富起来的他却选择了另一种花钱方式:资助大学生。4年来,他捐助的金额近16万元,资助大学生的范围也由本村扩展到了全乡,可他全家却依然住在几十年的老房子里。
“我的两个儿子在社会各界的资助下完成了学业,我们要有感恩之心。”他说,房子不漏雨就能继续住,看着一个个被资助学生迈进大学校门,比自己住新房还高兴。
相关新闻
-
宁夏山区村干部川区“求学记”:“我想在西海固的水里养螃蟹”
[2025-09-18] -
宁夏作家张学东作品《蛇吻》《 家犬往事》在俄罗斯受热捧!
[2025-09-17] -
一对福建教师夫妻的“山海之约”
[2025-09-17] -
固原康养之旅何以暖心又安心?
[2025-09-17] -
两化一振兴 塞上谱新篇 | 既保障“住有所居”也推动“住有优居”固原市“保障+市场”双轨制住房体系让城市更有温度
[2025-09-17] -
全市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总决赛收官
[2025-09-16] -
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 | 涵盖32类194项内容 固原市2025版“一业一册”合规清单推动服务“跑在”风险前
[2025-09-16] -
隆德县李士村:分红大会暖民心 文明新风促振兴
[2025-09-15] -
何杰东京世锦赛顺利完赛 在国内选手中排名第一
[2025-09-15] -
建筑垃圾“变身”
[2025-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