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建设
近日,广西、广东、江西、浙江、福建等地出现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面对复杂的降雨形势,有关地区务必要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扎实做好防汛工作,牢牢把握防汛主动权,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确保社会安定、人民安康。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要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主体责任。责任重于泰山。各级党政负责同志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兢慎态度,在防汛工作中守土尽责,在灾害应对关键阶段靠前指挥。同时,强化统筹协调,运用联合会商调度,确保指挥联动有效顺畅,全力保障应急处置,以实际行动不负人民重托。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要完善并切实执行应急预案。要针对防汛面临的问题,科学设置并协调抢险救援、通信保障、交通运输等工作,强化各项行之有效的抢险救灾措施,努力补齐短板弱项,确保险情发生时,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要加强监测预报预警。气象、水利、地质等部门要密切监视汛情,紧盯长历时降雨、短时局地强降雨等重点时段,特别关注水库库区、旅游景区、在建工地等重点区域,严防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及时发布预警,统筹运用互联网、移动通信工具等科技手段和应急广播、大喇叭等传统手段,尤其要加强边远山区、人员密集区的灾害预警信息传播,确保预警信息真正到户到人。更应当发挥“叫应”机制作用,保证基层防汛责任人关键时刻在岗、上下有效联动、处置稳妥有力。
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防汛减灾工作的核心。各地要果断有序组织危险地区群众转移,务必做到应转早转、应转快转、应转尽转。还要重点关注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千方百计护佑弱势群体安康。更要加强安置场所管理,妥善解决群众基本生活问题,确保转移人员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安全住处、有医疗服务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有关工作的根本遵循。
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防汛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要不断从抵御自然灾害的实践中总结经验,整合资源、统筹力量、完善体系,切实提高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能力,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确保江河安澜、社会正常运转、人民群众安宁。
相关新闻
-
书写劳动风采 创造时代荣光
[2025-05-01] -
固原日报评论员文章丨卅载接力“长征”路 百里壮行淬青春
[2025-04-03] -
回望来时路 再闯新高度
[2025-03-05] -
守住人间“烟火气”考验的是城市管理能力
[2025-03-04] -
以“蛇行千里”的劲头奋力抓项目扩投资
[2025-02-07] -
凝心聚力谋发展 同心共进谱新篇——热烈祝贺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开幕
[2025-01-19] -
固原日报评论员文章 | 坚定不移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2025-01-16] -
固原日报评论员文章 | 一路通达圆梦想 坦途如虹向振兴——写在宝中铁路安国镇至中卫段扩能改造工程开工之际
[2025-01-01] -
对促进西海固文学发展的几点思考
[2024-11-09] -
宁夏日报评论员:山海携手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闽宁协作新篇章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