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晒”出丰收景
初冬时节,走进西吉县吉强镇万崖村蔬菜育苗中心,一座座日光温棚在阳光下波光粼粼。掀帘进入大棚,只见一株株蔬菜幼苗嫩叶伸展,翠绿欲滴,散发着阵阵清香。
“大棚育苗采用移动式育苗床架、智能化温控系统、水肥一体化、全自动喷灌等先进设备和技术,有效减少了化肥的使用、增加土壤有机质,提升蔬菜品质的同时节省了人工成本。”西吉助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鹤介绍。

2022年,西吉县吉强镇着眼全镇育苗专业设施及冷链运输设备缺乏的产业短板,探索建立“党建+村集体+企业助农+农户”发展模式,引进了一批有先进技术设备和经营理念的专业合作社企业。今年,在万崖村建成19座高标准日光温棚,并完善配套水、电、路等设施,弥补了万崖村蔬菜生产链条。
企业专业化育苗,为村集体经济迎来了“开门红”。“要想大田蔬菜种得好,关键就在育苗期。”吉强镇副镇长李永辉娓娓道来。“日光温棚育苗能保证足够的生长周期,躲过霜冻期存活率也高,而且自己育苗可以育出最适合本地生长的菜苗,保证冷凉蔬菜的品质。”
日光温棚第一茬育苗2月份开始,育苗芹菜、辣椒,5月份定植;3、4月份育苗甘蓝,5、6月份定植;4月份育苗白菜、西兰花,5月底定植,种植的大田蔬菜7月份收获,根据订单19个大棚再育一茬,大白菜、娃娃菜、芹菜等,为大田种植第二茬提供种苗……日光大棚全年的育苗“周期表”,一年到头都安排的满满当当。“不育苗期间,棚里土地一松,膜布一取,我们就开始种植反季节蔬菜,日光大棚一年四季都不闲置。”李永辉说。
日光温棚孕育着村民增收致富的新希望。晌午,万崖村村民黄俊兰来到育苗温室,仔细察看蔬菜长势和温度、湿度等情况。随着她按下启动键,自动喷灌器、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等现代农业设施系统开始有条不紊工作。“我在大棚长期干,平时就跟照顾娃娃一样,照看菜苗生长情况,活也不重。一个月工资3500元,收入稳定离家近。”黄俊兰笑逐颜开地说。

凭借先进技术和专业管理,日光大棚年产值可达200余万元,为村集体年收益贡献15万元,可解决30人长期务工就业,采摘高峰期可解决120人,年务工支出达120万元。
“日光温棚把村集体、农户和企业牢牢地连接在产业链上,我们合作发展,互利共赢。”日光温棚增收的喜悦,让李永辉对带领村民致富充满信心。(记者:闫 蓓 实习生 王文莱 潘辉)
相关新闻
-
隆德县第六届科技节点亮少年科学梦
[2025-11-07] -
原州区十小210名师生开展校外研学实践
[2025-11-07] -
原州区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实战演练
[2025-11-07] -
绿染西吉:从“不宜人居” 到“塞上江南”的生态诗行
[2025-11-07] -
“苦药材”造就富民“甜产业” ——隆德县30万亩中药材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3亿元
[2025-11-06] -
旱地梯田里的产业新图景
[2025-11-05] -
从“卖肉牛”到“卖牛肉”——西吉肉牛产业的“链”式突围
[2025-11-05] -
从“夯基兴业”到“跨越升级” 彭阳工业强县战略激活发展绿动能
[2025-11-05] -
政策宣传“活”起来 社区服务“暖”起来
[2025-11-05] -
从“提心吊胆”到“住得舒坦”!彭阳避险搬迁让千余群众圆了安居梦
[2025-1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