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德县“4+1+1”模式 拓宽移民增收渠道
9月13日,记者从隆德县相关部门获悉,隆德县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六大提升行动”部署要求,创新“4+1+1”模式,将全县21个移民安置点按照区域优势、自然禀赋精准划分为务工就业、肉牛产业、冷凉蔬菜、特色种植、帮扶车间4种发展形态,制定1份管理清单,编制1张挂图作战图,对账销号,拓宽移民群众增收渠道。据了解,上半年隆德县全县移民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700元。
针对土地资源稀少,隆德县扎实开展“就业创业促进年”活动,在城区及城郊8个安置点,巩固提升“七个一批”就业帮扶措施,落实就业奖补政策,筑牢社会保障底线,让更多劳动力务工增收。建成运营红崖社区劳务市场,依托红崖劳务市场有组织劳务输出优势,建立常态化跨区域劳务对接平台和岗位信息共享机制,形成以县劳务市场为核心、乡镇劳务公司为枢纽、村级劳务工作站为前哨的劳务就业精准输转服务体系。落实就业奖补的同时,按照“四统四分”养殖标准,充分发挥肉牛产业联合体的示范带动作用,在产业基础好、群众积极性高的9个安置点,推广“合作社+产业+移民户”“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移民户”联农带农模式,建成清泉村移民安置区千头规模肉牛养殖园区及红崖社区村集体经济养殖场,引导移民户参与生产经营,分享肉牛产业增值收益,带动32户移民稳定发展。另外,立足资源禀赋,在气候适宜、地理优势明显的3个安置点帮助移民群众发展冷凉蔬菜产业,全面推广设施大棚二茬三茬轮作,大力培育发展西瓜、番茄、白菜、蘑菇等特色冷凉蔬菜,产品销往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国内部分省市,带动224名移民群众稳定发展。通过土地流转、托管代种等方式发展马铃薯、小杂粮等产业,吸纳安置点103名移民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鼓励移民在院落及房前屋后空地,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打造恒光、吴沟两个庭院经济示范点,实现了冷凉蔬菜品牌知晓度提升和移民群众增收的双赢效果。(记者:容 晨)
相关新闻
-
原州区2025年中小学生定向越野赛开赛
[2025-04-20] -
西吉县启动郭文斌“寻找安详”小课堂
[2025-04-20] -
泾源县11个文旅康养重点项目火热推进
[2025-04-19] -
“家门口大学”让老年人乐享晚年
[2025-04-19] -
泾源县“我陪群众走流程” 破解政务服务堵点
[2025-04-19] -
从“泾源牛”到“大湾羊”!宁夏养牛大县的“羊”产业如何突围?
[2025-04-19] -
彭阳一日“牵手”三家闽企 开启农产合作新篇章
[2025-04-18] -
5年果树增加5000株 原州区小沟村村民从“要我种”到“抢着种”
[2025-04-18] -
泾源县多部门为养老机构筑牢消防安全防线
[2025-04-18] -
泾源县开展布鲁氏菌病防控宣传活动
[2025-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