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州区智能化种植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科技赋能 技术助农
原州区智能化种植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原州区立足实际发展设施农业,大力提升果蔬种植智能化水平,组成专业技术服务指导团队,把实用技术送到群众身边,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作用,提升果蔬产业质量效益。
在原州区博弘现代农业科技园,种植户王克金的日光温室里瓜苗翠绿。今年,王克金引进新品种,经过农技人员的指导,育苗、移栽、水肥管理、授粉,进行标准化种植。“五年前承包了两栋棚,种出的香瓜瓜型、口感等都很好,去年一栋棚挣了7万元。”可观的经济收入让王克金信心满满,更有底气的是科技加持。王克金介绍,墙面上的铝箔反光膜可以随时提供日光浴,解决了靠近日光温室后墙作物少有阳光透过的问题;覆盖的双色地膜,表面的银灰色膜起到反光效果,黑色内膜可以防止杂草生长;棚内的温、湿度实时监控,保证瓜苗舒适生长;采用的吊挂种植技术,一个瓜秧上可以结多个瓜;开花后用蜜蜂授粉。
位于彭堡镇姚磨村现代农业示范园的联动智能化育苗大棚内,智能农业采集器自动检测棚内光照、温度、含氧量,水槽内的营养液循环流动,10天前,基盘上种的第一批娃娃菜种子已经长出绿叶。“现在这栋棚大概有2.5万个穴盘,一盘128株,一茬就有300多万株苗子。”市绿安蔬农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李晰介绍。
棚内科技感满满,有移动苗床系统、外遮阳系统、内遮阴系统、内保温系统、内环流风机、移动喷灌系统、水肥一体化系统等。这些物联网设备与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后,可以监测和控制农业生产环节中的温度、湿度等参数,通过数据分析提供科学种植决策,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联动智能化育苗大棚除了能对温、湿度精准控制外,还实现了育苗播种、灌溉、施肥等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在手机App上就能轻松控制,连栋大棚内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管护这些幼苗。
彭堡镇姚磨村、头营镇马园村的国家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内设置了小型农业气象站,测量站点周边的风速、雨量、光照、二氧化碳等。根据农作物不同生长周期的特点,确定数据采集标准、时间,利用智能传感及遥感设备,实现对土壤墒情、土壤肥力、作物长势、病虫害等级分布等情况的识别监测,“经过大数据分析后,可以为施肥、灌溉等提供科学指导。”彭堡镇农技中心主任海宏科说。
头营镇杨郎村现有拱棚种植面积5000亩,其中,原州区齐力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园区新建高标准育苗大棚40栋,可以满足杨郎种植产业园区及周边的种苗需求。去年,原州区齐力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园区引进深圳百果园的“三零”绿色生产技术,在种植生产中不使用化学合成肥料、农药和激素。通过技术应用,园区种植的网纹蜜瓜中心糖度在16%至18%,产品品质显著提升,畅销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高端市场。“主要是用微生物菌剂,通过调理根部的营养让根系比较发达,底肥使用附属肥,也就是按照每亩地5立方米的牛粪直接施肥到地里,让作物自行吸收。”原州区齐力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园区负责人曹少雄介绍,合作社采取“经营主体+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带动杨郎村周边种植果蔬面积万亩以上。
此外,原州区组成专业技术服务指导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春耕生产技术服务指导,把实用技术送到群众身边。推广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瓜菜、小杂粮、油料农业技术25项,其中,果蔬10项,包括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机械化应用技术、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菌肥技术、设施种植补光技术等。(记者 梁 园)
相关新闻
-
我市多部门开展“5·15”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活动
[2025-05-16] -
葡萄酒界“奥斯卡”时隔七年再次落地中国!第32届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奖赛将在银川举办
[2025-05-16] -
定了!第五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6月9日至12日举行
[2025-05-16] -
我市举办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学习教育专题研讨班
[2025-05-16] -
3分钟接警、5分钟调度、15分钟响应!宁夏这个派出所创新“红色警务”
[2025-05-15] -
“新时代青年先锋奖"主题宣讲活动进高校
[2025-05-15] -
六盘山“山水工程”交出亮眼答卷
[2025-05-15] -
宁夏3个实践案例入选《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案例》
[2025-05-15] -
自治区党委党校中青班学员与黄堡小学师生同上一堂思政课
[2025-05-15] -
空间乡村,难得画笔越稼穑
[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