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受疫情影响,学校开展“停课不停学”的教育教学工作。蒙飞把课堂“搬”进网络,不变的是课堂氛围依旧活力十足:讨论计算大树高度时,在他的启发下,同学们奇思妙想,“我用放风筝的办法来测算大树的高度”“我利用太阳的影子来计算”……学习的积极性得以有效提升。
蒙飞,隆德县第二小学副校长,自治区级骨干教师,自治区“优秀教师”,被宁夏教育厅评为2021年“基础教育年度人物”。他从一线数学老师到副校长,23年来,扎根山区基础教育。
“做好一名老师,要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堂;做好一位校长,要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在他看来,教师要用精彩的课堂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用不懈的努力推动学生学习的进步。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蒙飞认真践行“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他积极探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思路,确立了问题思考——合作探究——反思延伸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寓教于乐,注重思考力的培养。蒙飞所教班级数学成绩优异,学生数学思维活跃、思考力强。作为班主任,蒙飞细心观察学生,耐心教育学生,诚心对待学生,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所带班级被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少工委授予“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称号。
在隆德县第二小学成长起来的蒙飞,有教学任务也有行政职务。多重身份,多重责任,他始终满怀热情,不知疲倦。
学校里近一半学生是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如何关爱服务暖童心?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负责人,蒙飞每天“雷打不动”的习惯就是巡校。只要他在学校,会在校园巡视、“推门听课”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情绪状况,同学们也可以到办公室和蒙飞进行交流,走出情绪低谷,内心强大起来。“学校注重彰显‘育心’特色,关注每一个孩子的不同需求,每位老师与学生‘结对’。只要他们有心事,都可以敞开心扉与老师交流。”蒙飞表示,“育心”还体现在班主任以少先队活动课、班会的形式,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专题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在全校开展养成教育、励志教育、感恩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等活动,把德育贯穿其中。
“教育的起点是人,教育的终点也是人。关注每一个学生,设计更丰富的课程平台,让每个孩子都享有体验学习的机会,提升综合素养。”2021年,蒙飞全面推动“双减”政策的落实,加强教与学各环节的管理,规范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过程性质量监测等常规工作。与此同时,为了让学生有更丰富的课程体验,他利用课后服务时段组织老师建起科普、文体、劳动等社团。如今,在隆德县第二小学,同学们感到学习知识是快乐的、与小伙伴玩耍也是快乐的,每天上学成为一件快乐的事。
从事学校德育工作以来,他推动学校文体艺工作深入发展。2013年至2017年,学校连续5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青少年“未来之星”阳光体育大会交流展示活动优秀组织奖;2018年,学校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2022年,学校被自治区文明委评为“文明校园”,被自治区党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评为第十一批“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
守教育之初心,尽师者之责任。谈及未来,蒙飞表示:“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将继续为办好党和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拼搏奉献,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