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咱老百姓点个赞丨爆米花的老人
“响了响了,把耳朵捂好喽!”大人小孩都捂住耳朵停住了脚步。
“嘭”!撬棍一撬,一声发闷的巨响直冲耳膜。热气升腾,数不清的爆米花从黑乎乎的“炮膛”中“蹦”到长长的编织袋中,原本扁扁的编织袋一下鼓了起来,爆米花香味扑鼻而来,市区景园小区南门立刻热闹起来。
不远处的孩子们松开了捂在耳朵上的小手,欢欣雀跃,手舞足蹈蹲在地上捡拾“漏网”之鱼……
炸爆米花师傅蒋世录今年70岁,原州区张易镇陈沟村的庄稼人。17岁当兵,1973年复原回家务农,20几年前来城里看顾孙子上学,自创自学了爆米花这个老行当。
“农闲的时候摆摊挣点生活费。”种田、带娃、摆摊,蒋世录忙碌又充实。20多年的时间,他几乎走遍了城区的每一个角落。
蒋世录想起刚摆摊的场景:孩子们围着架在火炉上黑乎乎的爆米花机快乐地蹦跶着。他一边用力拉着风箱,一边加快节奏转动炉子,玉米粒在黑色的炉子里转来转去开出了幸福的花,孩子们的口水也在嘴里翻来翻去……
那时没有多少零食,爆米花便宜又好吃,几乎是走到哪里,熊孩子们就跟到哪里。
20年间,蒋世录换了3辆车,从脚踏三轮车、三轮蹦蹦车到三轮电动车,紧跟时代脚步走。如今,爆米花机也有了新动力,从手摇换成电动免搬锅爆米花机,解放双手省事省力。
炸爆米花虽不复杂,但也是一项技术活。蒋世录用刷子均匀刷一层少量的油,再放一茶缸玉米,一小勺糖,倒入爆米花机肚内,盖子盖严,用铁棍拧紧,把爆米花机放在燃气炉上开始不停转动,让爆米花机肚内的玉米均匀受热。
大概10分钟,火候到了,蒋世录起身晃晃机身,把爆米花机快速扭到旁边一个支开的大袋子口处。他踩着机身,拿起加力管,插在小弯头上,猛得一扳。“习惯成自然”,围观的孩子早就捂起了耳朵。
“嘭”!一声响后一股爆米花香味在空气中弥漫开来,孩子们一拥而上,顾不上爆米花的滋滋热气就连忙往嘴里填,个个吃得满脸都是爆米花渣渣。炸爆米花不仅要掌握火候,还要胆大。尤其是后者,可不是一般人敢操作的,就是最后的那一声炮响,也会吓到不少人。
“二三月最忙的时候,早上10点出摊晚上10点收工,老伴帮忙;五六月淡季我一个人就能搞定。”蒋世录麻利的准备下一锅。
虽已是可遇不可求的街头老行当,但记者发现老式爆米花的买卖并不差。来买的人一拨又一拨,有的一下子就买好几包。“价格便宜,给孩子吃着也放心。”一位顾客说。
“一锅二斤料,自带材料一锅收加工费7元,打包好的一袋卖5元,平均一天挣100元不成问题。娃娃吃的高兴,我挣得也高兴,脱贫路上绝不拖党的后腿。”蒋世录一脸满足。(记者:杨 霏)
相关新闻
-
书香为伴丨《文 城》
[2025-08-15] -
《命若朝霜》——《红楼梦》里的法律、社会与女性
[2025-08-08] -
“00后”讲解员为家乡文物代言
[2025-08-08] -
“记得住乡愁”的西海固文学“离土”表达——马永珍诗歌阅读分享暨西海固作家石羊村(宋家洼)采风活动举办
[2025-08-07] -
“科普小达人”展风采 固原市科技馆开展第二届小小讲解员大赛
[2025-07-31] -
我市举办“青思享·青廉说”年轻干部理论宣讲比赛
[2025-07-30] -
“六盘星火 创意新程”数智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宁夏师范大学举行
[2025-07-28] -
欧家洼的红梅杏
[2025-07-24] -
书香为伴|《活 过》
[2025-07-18] -
讲述|我的南门菜市场
[2025-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