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解答来了:“密接”“次密接”如何确定
疫情防控中,什么是“流调”,“密接”“次密接”是如何确定的?10月28日,记者采访了银川市疾控中心主任医师李萍。
“流调的全称是流行病学调查,是传染病防控中非常重要的工作,更是疫情控制的关键。”李萍介绍,通过流调,能够找“上游”,查找病人从哪里感染的;寻传播途径,搞清楚疾病是怎么传播的。能够查“下游”,发现潜在的病例密切接触者,研判疾病会波及什么范围。目前,我们的流调范围是确诊病例、阳性检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
流调是怎么进行的?李萍介绍,目前主要通过对人群大规模筛查和密接、次密接以及风险人群定期筛查发现病例,实验室检测阳性后立即上报。流调溯源组接到上报的信息后,立即安排相应的工作组赶赴现场。现场流调结束后,4个小时内完成首次流调核心信息上报,第一时间将病例核心信息推送公安系统,核查确诊病例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活动轨迹。工作人员根据前期流调结果,尽快摸清楚能够核查到的密接者的基本信息,并将信息及时推送市级卫健委,由市级卫健委按照密接者所在县(区),分配到辖区卫健委落实管控。有关单位确定确诊病例活动轨迹后,流调人员按照活动轨迹继续完善对病例的调查和风险场所锁定,流调报告要按照病例活动轨迹形成完整的时间链条。之后,工作人员再根据时间链条,对病例活动轨迹中接触的人员、防护措施、环境状况以及接触时间长短,界定密接、次密接和风险监测人群,及时推送信息,落实管控。对于病例去过的公共场所,再由公安机关通过技术侦查和发布公告等方式继续查找。
“流调中,病例通过回忆通常会遗漏一些轨迹中接触的人和自己的防护措施,病例在一些人群聚集场所接触的不特定人群,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这些都会为疫情防控带来一定的难度。”李萍说,大家接到“流调”电话后,切勿紧张和恐慌,要如实说明近14天内的旅居史、活动轨迹、健康状况、体温等情况。其间,大家可以借助消费记录、网上订单等方式,回顾公共交通工具乘坐信息,外出就餐、娱乐等活动轨迹。与工作人员结束通话后,如果又回忆起过去14天内的新的活动轨迹,应及时联系工作人员进行补充。请大家放心,流调中的个人信息仅用于疫情防控。
李萍说,大家要积极配合流调,密切关注政府部门发布的权威信息,不传谣不信谣,若发现自己与已公布病例有重叠轨迹,应立即向社区(村)、街道(乡镇)报告。
相关新闻
-
固原市集成道路挖掘修复“一件事” “六个一”优化服务场景 助力审批效能再提升
[2025-07-05] -
固原优质农特产品暨“六盘山牛肉”宣传推介活动将在银川启幕
[2025-07-04] -
小脚老人的百年记忆
[2025-07-04] -
宁夏本土水稻时隔22年再次获得国家级“通行证”
[2025-07-04] -
科学种植 抢“鲜”上市——固原冷凉蔬菜走俏市场
[2025-07-04] -
花房喜事
[2025-07-04] -
宁夏10部门出台新规推进美丽城市建设 固原市纳入首批建设试点
[2025-07-03] -
从汽车到适老化产品 直接带动消费7.3亿元 我市“焕新”行动激活消费新动能
[2025-07-02] -
构建医护科普体系 筑牢全民健康防线
[2025-07-02] -
西城路社区联合党委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2025-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