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红色固原,充满希望。在这里,每寸土地都孕育着昂扬向上的力量,每处角落都散发着日常平凡的温暖。各行各业中,无数平凡的“你”正披荆斩棘,用汗水和智慧凝聚成奋发向上的固原力量,为现代化固原建设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今日起,本报将推出“固原人物志”系列报道,走近六盘大地上具有榜样作用的基层人物,通过多个视角,讲述那些温暖人心、激励前行的故事;感受那份执着努力、锐意进取的精气神。
固原人物志
虽不及湘绣、蜀绣、粤绣、苏绣那般出名,西吉的马兰刺绣仍具有厚重的传承,同属于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西吉县,马兰刺绣名气不小。
1月10日,来到宁夏马兰刺绣有限责任公司五楼的刺绣工坊,马兰刺绣第三代非遗传承人杨玲穿着白色的中式马甲坐在绣架前,起针、穿线、走针,绣品上的一只紫色蝴蝶随着杨玲的动作“翩翩飞舞”,轻轻地环绕在纤针细线之间。
杨玲的母亲马兰静静地站在女儿身边,用剪刀帮她剪掉多余的线头,也会轻声建议几句:“这里线条可以再拉紧一点,方便下边走针……”母女俩配合默契,就如同身着一样的中式服饰般搭配自然。
从2007年起,马兰就思谋着用手里的“小针头”改变生活,让刺绣这门非遗技艺在自己手里传承下去、发扬出去,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刺绣、喜欢刺绣、学习刺绣,通过刺绣改变生活和命运。
为了让流失的民间刺绣技艺重新延续传承,同时也给爱好刺绣等手工艺制作的残疾人提供学习平台,马兰先后创办了“西吉绣坊”“绣娘小驿站”“兰花刺绣屋”“蓝丝带”等,举办各类培训班358期,1.4万余人次参加培训,残疾学员6期300人次参加培训,带动千余名农村妇女就业,为发展“炕头经济”“绣娘经济”作出了突出贡献。尤其是自宁夏莆田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创立以来,马兰刺绣面向残障人士、下岗待业女青年、农村贫困妇女等群体开展刺绣、编织、“万里红”千层底布鞋等手工艺品制作和培训工作,年均回收各类手工制品6万件,参与手工制作的妇女年均收入1.5万元。通过发展非遗产业,不仅提高了收入,还培养了7名非遗传承人。
马兰刺绣经过三代传承,对于杨玲来说,又有了更多新思路。大学毕业后,学习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杨玲没有去大城市发展,而是回到了家乡。从母亲手中接过这项技艺,从传统刺绣到新潮文创,用创新拓展出了更宽的赛道。
“我们不能被动传承,而是要主动传播,把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相融合,加入国潮风,更贴近年轻人的喜好。”杨玲说。
从布面的平面设计到玩偶的立体造型,再到耳环、胸针,甚至扑克、手机壳,在杨玲手中,马兰刺绣成为多产品、立体化、全赛道的文创产品,针尖上的艺术也变得更加具体而丰富。既有传统工艺的精益求精,也有现代创新的奇思妙想。
“这几年我们也特别注重对外出口贸易,尤其是采用中药配制而制作的药枕,一年能出口3000个到5000个;千层底老布鞋,尤其受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青睐,那里的居民都觉得穿着既舒服又松弛,外观还精致好看,每年这一项的销售额接近200万元。”杨玲捧起一个古色古香的刺绣工艺药枕,再轻抚一排排黑白分明、干净整洁的千层底老布鞋,仿佛在与它们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
从福建到四川、从北京到新疆、从上海到广东、从国内到国外……马兰刺绣的绣品,不仅远销全国各地,还走出了国门。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是马兰刺绣带给人不同凡响的感受。就像杨玲和母亲马兰正在共同完成的那幅《蝴蝶牡丹图》绣品一样,背面有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正面有创新开拓的升级与衍生,每一个针脚里,都有对美的追求和时代的应和。(见习记者:黎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