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执一卷柔软的细线,指尖轻舞飞针走线,流畅的线条、细腻的针脚与别致的设计交织,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随着春节假期结束,2月9日,走进位于原州区的宁夏思含掇绣文化创新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映入眼帘,工人们裁剪、锁边、直播卖货,快递包裹更是堆成了小山,让人意想不到。
宁夏思含掇绣文化创新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非遗掇绣传承、设计、研发、生产、研学、营销网络与仓配一体化运营的文创企业,而掇绣这一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手工技艺,在非遗传承人的不懈努力下近年来也是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据了解,因为每天订单量超过3000单,自大年初四开始,公司就开始陆续复工,抓紧赶制订单,吹响了新年复工复产的号角。
掇绣,相信很多人都有所了解,但如今市场上的掇绣产品却不多,作为一门非遗技艺,传承和发扬它显得尤为迫切。
相传,掇绣工艺在元代已传入六盘山东麓,并与当地文化深度结合,从而发展出独具六盘山特色的掇绣艺术。上世纪六盘山地区农村的女孩出嫁时,都会亲手绣制鞋垫、枕套等作为嫁妆,寓意吉祥如意、平安幸福。
经营十字绣的原州区个体户刘飞2010年对掇绣产生了浓厚兴趣,并不断地学习,致力于传承这一独特的技艺。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刘飞在2022年成功创立了“六盘掇绣”品牌,标志着掇绣产品正式走向品牌化经营的道路。
然而,与传统不同的是,靠着打破传统掇绣创作元素范围,融入新时代创作理念,将传统制作、批量生产转变为私人订制、群众喜闻乐见的元素作为突破口,再加上近几年火起来的网络直播带货,刘飞的掇绣产品卖得很是火爆。究其原因,公司总经理高广娟总结为“将非遗插上创新的翅膀,搭上网络的顺风车。”“随着近期《哪吒之魔童闹海》电影的爆火,哪吒这一形象受到了广泛关注,我们也正在进行哪吒的试样设计,期待能受到大家喜欢。”高广娟笑着说道。
“六盘掇绣”产品的创作不再拘泥于花花草草、鸟语花香、鸳鸯戏水,而是融入了更多的当代元素,比如看起来更加可爱的十二生肖、车内摆件等,用刘飞的话说就是“只要可以提供图案,他们就可以通过缀绣的方式在产品上实现。在这个过程中,公司与客户进行互动,而客户的反馈更为直观地展现了大众的需求。从而促使公司做到顾客想看什么就能看到什么,想买到什么就能买到什么。”
据刘飞透露,2024年,宁夏思含掇绣文创有限公司产值达到1600万元以上。目前,他还建立了自己的互联网直播平台,使“六盘掇绣”的产品能够畅销至全国及港澳台地区,甚至远销至俄罗斯、中东等国家和地区,从而打造出了这一非遗产品的知名品牌,而这一成功更是为众多传统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可复制的经验,让更多非遗变现、传承与发展。
2023年,刘飞荣获原州区人民政府颁发的“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掇绣)代表性传承人”称号,这进一步彰显了他对掇绣传承的卓越贡献。同时,刘飞创办的公司也双喜临门,不仅被评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目录—掇绣”,还荣获了“原州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宁夏思含掇绣保护传承基地”的称号。公司的发展更是助力了周边300余名农村妇女实现家务农创业,为她们开辟了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截至目前,宁夏思含掇绣已成功打造了“萧关文绣”“六盘掇绣”“宁思含”“掇绣”以及“六盘礼”五大品牌,累计申报自主知识产权专利6项,同时拥有掇绣作品著作权1000余项。(记者:袁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