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是国玉经来到宁夏的第21年。那一年,他45岁。心怀“哪里需要哪里去”的第一代支宁人的满腔热血和不计个人得失的无私奉献,从西吉县师范学校“转战”到新成立的固原师范专科学校,开启了他从教的另一段职业生涯。直到1996年告别工作岗位,38年来,他将青春与梦想书写在了固原这片异乡土地。
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为响应国家号召,刚从北京师范学院(现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国玉经,放弃了原本可以在北京工作的机会,从首都一路颠簸来到西吉。那一年,他24岁。
“当时我们住的是土坯房,屋内只有一个土炕和用泥砖砌的炉子,三五个老师就挤在一个炕上。”国玉经回忆,为了能吃上饭,他经常拉着驴去离学校八里远的山上运粮食和水,山路崎岖,一不小心口粮就会掉下来。
在北京师范学院就读前,他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在战场上挨过饿,躲过枪林弹雨,多次和死神擦肩而过,早已在战争中磨砺出了坚定的意志。再次面对困难,国玉经迎难而上,在固原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坚守教书育人的初心。
1978年,固原师范专科学校建立。建校之初,百端待举,正是需要教师的时候。1979年,国玉经调任固原师专担任中文系教师。
当时固原师专建在原固原县黑城乡,教室是瓦房,出门就是大路和田地,不仅环境艰苦,学校还缺少教学资源,中文系学生们没有教材,这难倒了不少老师。
“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我决定自编教材。”困难并未难倒国玉经。说干就干,他走访周边大学,和学生交流了解需求,最终编写出了符合当时教学要求的教材,深受大家欢迎。
教学过程中,国玉经发现很多学生从大山里来,缺少人际交流,含蓄不善言辞。为了让学生勇敢表达自己,他开设了学校的第一堂口语课《汉语口语》。让他没想到的是,这堂课最受学生喜爱,激发了学习主动性,更多学生通过口语学习,变得自信,敢于展示自己。
20世纪90年代初,固原师专的发展已经步入正轨。58岁的国玉经被任命为《固原师专学报》(现《宁夏师范学院学报》)主编,负责社科版。从教学转到学术工作,难免有些不适应,但国玉经抱着“学报是传播教学实践和检验教学水平的窗口,也是培养本校学科人才的摇篮”的想法,决定努力积累学习。他和同事们积极向优秀学者讨教约稿,最终争取到了厦门大学的吴在庆、南京大学的王希杰等知名专家学者的投稿。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学报知名度和质量不断提高,1993年、1994年学报在《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现更名为《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三大刊物转载率名列全国师专学报前列。
国玉经并不是个例。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的袁伯诚,1961年来到固原,1978年调入固原师专,致力于文学学术研究,创作专著《中国学习思想通史》《蛮触斋诗文集》,发表论文65篇,为学校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徐广伟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1979年调任固原师专,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引进优秀的教师人才,为推动学校教学事业发展寻求有力后备军……首批宁师的教师汇聚了各方英才,克服重重困难,构建起了学校的“四梁八柱”。从建校之初,宁师的血脉之中就浓浓熔铸进了奉献精神的基因。
70后教师赵文霞和丈夫陈怀军是山东人,2007年、2008年他们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先后来到宁师工作。期间,赵文霞读博深造,并继续留在宁师化学化工学院任教。“宁师是我的第二个家,能够在这里建功立业,我很满足,无怨无悔。”赵文霞说。
从教以来,赵文霞潜心学术研究,教学之余,每天还要花五六个小时待在实验室做实验。有时一项研究需要半年或一年时间完成,她坚持不懈,努力终有收获。她在国外权威化学期刊上发表多篇高水平SCI学术论文,所带学生也有三十多名考取了硕士研究生。赵文霞还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师、自治区“三八红旗手”、自治区“巾帼建功标兵”、自治区“高层次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多项荣誉。
90后教师周静硕士一毕业就来到宁师马克思主义学院从教。她不断从前辈身上汲取力量,接力传承宁师奉献精神,敬业专注、积极进取,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学科素养。周静说,作为年轻一代老师,身上流淌着宁师的优良品格,要将宁师精神发扬光大。
从峥嵘岁月的国玉经,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的周静,从几个专业几间砖瓦房的固原师专,到学科齐全设施完备的宁夏师范学院,一代又一代宁师人,用无悔青春书写美丽宁师,以无私奉献推动宁师发展,怀高远志向和宁师一同成长。这是几代宁师人跨越半个世纪接力传承的繁花硕果,也是宁师发展血脉中源源不绝、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见习记者 兰婷婷 记者 崔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