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连忠第一次出现在众人的视野,是那个身材瘦小,但毅力坚定的农村男孩,携父求学。
之后,他靠勤工俭学、捡拾垃圾维持生活,照料多病的父亲,不但保持着优异的学习成绩,还用各界捐款在校设立了“孙连忠感恩教育基金”,资助贫困学生。宁夏师范学院这名品学兼优的学子,成为励志之子的代言。
孙连忠毕业后选择投身公益事业,至今17年间,他始终关注着大山里的贫困学生、孤寡残障老人、困难道德模范、困难老红军、身边好人、五保老人、低保家庭,足迹遍布六盘山区的60个乡镇750个村落。他通过传统媒体、借助互联网,讲述家乡人的励志、孝德故事,让更多人了解到西海固的同时,积极参与他发起的“微慈善”活动,汇集众人力量,为改变西海固面貌尽一份力。
为什么会选择?为什么能坚持?
孙连忠给出这样的答案:“回馈社会是我的初心,母校‘勤奋、求是、创新、奉献’的校风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不谋而合,是我恒定初心的动力,我想延续这样的精神,以微博之力贡献社会。”
1975年办校至今,毕业生5万有余,受教于宁夏师范学院的学子们奔赴祖国各地,在各行各业贡献力量,有一部分毕业生选择留在了固原,为家乡建设服务。
泾源县委组织部干部张雅筱,在宁夏师范学院就读时以鲁迅的一段话立下了一生的志向: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在校时,张雅筱热情活力、和善对待每一位同学,作为班级团支部书记,她带领同学开拓团支部活动,展示青春该有的样子,所在班级的团支部被学院评为“五四红旗团支部”。2018年,张雅筱光荣入党。毕业后,张雅筱报考西部计划,选择了原州区的岗位,把青春奉献给自己热爱的土地。
张雅筱做过很多志愿服务工作。为高考、大型赛事提供志愿服务;为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做宣传;为抗震救灾积极参加急救训练;上过山,下过乡,为村民普及法律知识和乡村振兴政策……她记住了老师的教诲:“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把爱的种子播种到那里,在平凡的岗位上,挥洒自己的青春热血。”2021年,张雅筱入选教育部第四届“闪亮的日子——青春该有的模样”大学生就业创业人物事迹征集名单。
在我国文学界,“西海固文学”现象得到文坛认可并受到广泛关注,“西海固文学”也成为外界公认的宁夏文化名片。“西海固文学”的潜心创作者中,从宁夏师范学院前身固原师专走出的优秀学子不乏少数,他们抒写这片土地的沧桑巨变以及巨变背后的时代缩影和精神嬗变,讲述西海固人不甘落后、不懈奋斗的故事,向故乡的土地致以庄重的敬意和深沉的爱意。
“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宁夏师范学院官网首页,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激励着宁师人脚踏实地,奋楫笃行,人才辈出。有些是我们熟知的名字,还有很多我们不熟知的名字,他们受教于宁师,弘扬宁师校风,传递宁师精神,他们如同一颗颗小小的石头,以石头般的坚韧和顽强,在祖国建设需要的各个地方发光发热。
正如1995年固原师专中文系毕业生高鹏程在建校40周年校庆时敬献母校的一番话:对于母校,我始终认为它存在的意义并不仅限于此,它更多的价值,在于培养了一批沉默的大多数,在普通的岗位上做着一份普通的事业的人。拥有普通的人生、普通的生活,和作为普通人应有的正直、良善的品质的人。正是他们支撑了宁南山区的教育和各行各业的事业发展。如果有评委就此亮分,我愿意就此为母校附和点赞!(记者:张艺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