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生长于固原市泾源县兴盛乡红星村的香菇。5月29日清晨,我被主人采摘下来和数百名兄弟姐妹一起坐在筐子里去“看病”。早上不到8点,我们便跟着主人来到邻村上黄村的菌菇大棚里,听说今天这里会来许多“医生”,就是专门为我们“检查”身体的。
没过一会,“医生”们来了,主人迫不及待地将我们举起,我听见他说:“专家,你看我家的菇为啥还没长大就开伞了呢?”“老师,我家也是,从第二棒开始直接‘开花’了。”现场还有不少和主人一样着急万分的农民伯伯,大家看见“医生”都拥了上去,七嘴八舌地询问起来。“大家不要着急,我一个个解答。香菇的生长过程和光照、温度、湿度、通风等要素密切相关,你一般什么时候通风,怎么通风的?”
在大家的交谈中,我渐渐听懂了,原来这些“医生”是由宁夏农林科学院及固原分院、泾源县科技服务团、泾源县农业农村局、彭阳县福泰菌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负责人等组成的专家团。在场大多数的农民伯伯和主人一样,都是今年第一次接触菌菇种植,大家看好我们的市场前景,但缺乏相应的栽培技术,栽培出的菇型参差不齐,市场销售也受到了影响。
专家团带来的技术正是农民伯伯们现在最需要的,除了兴盛乡,专家团还会前往泾河源镇、六盘山镇、香水镇、大湾乡、新民乡、黄花乡6个乡镇巡诊。专家团成员为种植户发放了技术手册,现场讲解了香菇栽培要领,一对一回答了大家遇到的困惑,还给出了不少防治病害、日常管理的办法。
听大家说,今年泾源县要大力发展菌菇产业,除了像我这样出生于设施栽培的菇,还要发展林下仿生种植和野生菌采集驯化的种植模式。计划发展菌菇1000万棒,建设菌菇示范基地20个,羊肚菌、木耳、香菇、平菇、大球盖菇、茯苓等品种的设施菌菇栽培基地就有10处,培育林下菌菇种植基地10个,培育菌菇种植示范村11个,示范带动农户1000户,实现产值1亿元。截至5月7日,各个乡镇已经设施栽培各种菌类634.85万棒,林下栽培各种菌类159万棒。
数量有了,质量也不能降低。为了能让主人和伯伯们后续种出更多品相好、售价高的花菇,专家团的“医生”说,他们的科技服务和指导会一年全周期不间断,不定期根据农民伯伯们的产业需求,为大家解决技术困难。
临走时,我又听见了主人爽朗的笑声,他对身边的人说:“现在我对栽培的细节把握更清楚了,回去我就把专家说的通风和控温要领实践一下,相信下茬香菇能长得更好。”(记者 张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