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是西海固最迷人的时节,行走在乡村大地,只见山河如画、沟壑披绿,满眼是怡人的景致。
6月4日,记者来到原州区张易镇田堡村汉兵马铃薯种植基地,一眼望去,大片的马铃薯枝叶在风中摇曳,处处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虽然不是农忙时节,白汉兵却一刻不闲,他每天早早起床,在基地察看马铃薯长势,根据天气调整浇水灌溉时间和规律,增加灌溉频次,基地的750亩马铃薯长势喜人。
好日子是奋斗出来的,白汉兵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句话的含义。
白汉兵深知田堡村的黑土肥沃适合种植马铃薯。从1996年开始大面积种植马铃薯,收成稳定。
在他的带领下,部分村民开始大面积种植马铃薯。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马铃薯的销售又出现问题。2000年,他开办了加工作坊,把村民种植的马铃薯加工成淀粉进行销售,解决了马铃薯种植的后顾之忧。
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落地实施,白汉兵的马铃薯加工作坊遇到了新问题,凡是环评不达标的企业一律关停,环评达标的企业才能继续生产。这时,马铃薯作为张易镇的主导产业,已有一定的种植规模,从最初的1万亩,发展到3万亩左右。这让白汉兵万分焦虑,如果关停加工作坊,张易镇马铃薯产业发展难以为继,村民也会失去种植马铃薯致富的信心。然而,引进一套环保设备需要1500万元,加工作坊升级为淀粉厂,资金缺口大。白汉兵通过贷款解决了资金困难,从丹麦引进的单线淀粉生产线每年可加工马铃薯6万吨,生产淀粉1万吨。马铃薯淀粉销往全国各地,并和达利园、康师傅等品牌达成合作。
最初白汉兵流转土地时,每亩流转费300元。他逐年提高土地流转费,现在每亩流转费涨至800元,村民的收入也随之提高。
在他的带动下,张易镇马铃薯种植规模迅速扩大,如今,马铃薯种植面积5.8万亩,每亩平均产量2500公斤,除成本外,每亩马铃薯纯收入约1200元。
张易镇建成以毛庄村为主的万亩马铃薯种薯连片示范基地1.5万亩,种植品种以青薯9号、庄薯3号为主,亩均产量2800公斤,总产4.2万吨。参与种植农户2756户,户均增收1.08万元。通过村集体注资、订单收购、绿色加工、金融信贷,形成“企业+支部”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和“企业+农户”产业发展模式。
随着乡村振兴的加快推进,白汉兵的信心更加足了。“我们要借着政策的东风,开启高效农业种植模式,增加科技投入,帮助村民科学种田,带领群众过上好日子。”白汉兵说。(记者:何晓晴 王沛 何恩波)